关灯
护眼
字体:

金刚经注正讹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清 长水 仲之屏 士石 甫汇纂

    天都 王维新 际时 甫校正

   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
    此经。释迦文佛所说。阿难迦叶述之以垂世者。金为万物之宝。其性最刚。遇火不变。喻人真性历劫不坏。般若。智慧也。波罗。彼岸也。智慧明了之心。能断一切执着。便是金刚不坏之身。非精力如金之刚。即无此智慧。故曰金刚般若。心迷则此岸。心悟则彼岸。众生流浪生死。不离此岸。若能勤修般若。离生死此岸。便到涅槃彼岸矣。无住般若。即为涅槃彼岸。非般若外更有彼岸也。蜜训和。以一性和合众性也。经训径。佛以言教明心之径路。是超生死之捷径。夫具善根者。始诵经。终悟理。得坚固力。金刚是也。具大智慧。般若是也。度生死海。登菩提岸。波罗蜜是也。全经俱诠般若妙义。故如来号为般若波罗蜜经。

    ○法会因由分第一

    此经三十二分。乃梁时昭明太子萧统所分。自如是至敷座。是说法众会之处。故称法会因由。

    如是我闻。

    自此至五十人俱。是一经总序。如者。揣摹之义。是者。指证之辞。谓一经所言也。佛法无我。此云我者。就阐扬佛法之身而言。阿难迦叶自谓也。闻者。耳根发识。缘彼名句而生慧解也。阿难升座说法。因谓此经。所言如是之法。我从佛闻于某处某众等。而初非有臆说也。

    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
    西天东土。正朔不同。故不标年月。只云一时。乃机缘会合。说此般若时也。诸方时际。延促不同。故但言一。佛者觉也。内觉无诸妄念。外觉不染六尘。自觉觉人。觉行圆满。故独称佛。即世尊释迦牟尼佛。名悉达多。父净梵王。摩耶其母也。在者。明其处所。偶然卓锡。非是常居。舍卫国。在西域天竺之东。波斯匿王所居。祇树。是匿王太子祇陀所种。因以为名。给孤独。匿王大臣须达拏长者别号。园本祇陀太子园。因须达常于其中布施孤独贫人故即名给孤独。须达请佛说法。佛令先卜胜地。惟祇陀太子园。方广严洁。往白太子。太子戏曰。若布金满园。我当卖之。须达归家运金。侧布八十顷。园并满。太子不复受金。同建法林精舍。请佛住此说法。二句是记者以所闻所见。证如来现身说法。

    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

    与者。并及之义。比丘。弟子之称。去恶取善为小比丘。善恶俱遣名大比丘。大者。以其通达道理。犹高座弟子。是阿罗汉之类。众者。理事和合。多而若一也。佛成道时。先度憍陈如等五人。次度三迦叶。并其徒众千人。次度舍利弗等百人。次度目犍连百人。又耶舍长者五十人。一一法会。常随佛不舍。故诸经首列大众。皆云千二百五十人俱。俱者。同处园中听法也。此言佛在此地而从之者众。见能化诸弟子处。

    尔时世尊食时。着衣持钵。入舍卫大城乞食。

    此为别序。尔时。当是时也。佛为世界之尊。故称世尊。诸天神旦食。诸鬼夕食。诸佛日中食。食时者。午前辰巳之交。着衣者。服伽黎忍辱之衣。持钵者。将维卫所传之钵。为显教示迹以出行也。入者。自城外而入。舍卫大城。舍卫国之丰德城。即波斯匿王所居。身为王子。而乞食自卑。盖以折己憍慢。感化众生。又使后世比丘不积聚财宝也。

    于其城中次第乞已。还至本处。饭食讫。收衣钵。洗足已。敷座而坐。

    次第乞。不是如来一身去乞。尚有千二百五十人与俱者。迦叶行乞。舍富从贫。为贫者造福。空生行乞。舍贫就富。为富者易施。佛皆诃之。次第者。平等待人。无有选择分别。不越贫从富。不舍贱从贵。次第遍及。彀足一己一日之食。明日从未乞者起。乃得周遍。见佛自如。无有忙迫。已者。竟也。乞过则已。并不留一毫未已之想。本处。即给孤园。仍归祇园食之。凡听法伺候者。此时皆饭食讫矣。收字。照上着持二字。乃安置袈裟。浣涤盂钵。此日不再出也。洗足者。佛行跣足。以水濯之。亦净身业意。洗去烦恼垢染。显出清净法身。故僧称为白足。敷。布也。布坐具而跏趺。正晏息入定也。凡卧则昏沉。行则掉举。坐则疲倦。惟跏趺打坐。是为正法。佛形相端严。不左右顾盻如此。此段描写世尊及时中节。正显甚深般若。不出寻常日用。佛直从乞食趺坐中。和盘托出。俾上达根性。目击道存也。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。井泉溢。宫殿震。夜恒星不见。太史苏繇占为西方圣人生。其释迦之诞降欤。

    ○善现起请分第二

    须菩提先赞如来而后请问。故云善现起请。

    时长老须菩提。

    时者。善现起问时也。德尊年劭曰长老。见与众比丘不同。须菩提是梵语。此云空生。亦名善现。以其顿悟空寂之性。真是菩提。故名须菩提。空中能生万物。故名空生。空性随缘应现。利人利物。故又名善现。凡与释迦问答者皆是。非止一人也。

    在大众中。即从座起。偏袒右肩。右膝着地。合掌恭敬而白佛言。

    修行人了不求异。故云在大众中。即千二百五十人内也。大众因听法而皆坐。独善现从坐间起立而请法自此至恭敬。乃弟子请法。先行五种威仪。所谓三业虔诚也。北土谢过请罪。则肉袒。西土兴敬行礼。则偏袒。其时所衣。则偏袒而挂之右肩。西域衣制皆然。非善现独穿此也。右膝着地。今之跪礼。不言左者。省文也。右是正道。左是邪道。正能去邪。所以西土之仪。尚右为敬。合掌恭敬。只是求世尊说法意。白。表白也。

    希有世尊。

    善现不率尔而问。先用赞佛之辞以诚感动之。然后启请。希有者。佛性含容万法。非寻常所能。世尊者。智慧超过三界。神圣无有能及。德高无上。一切咸恭敬也。此从日用极寻常之内。觑破千古极非常之人也。

    如来善护念诸菩萨。善付嘱诸菩萨。

    既称世尊。又称如来。盖如来是佛号。可以通称者。如乃真性之本体。慧照而无有障碍。来乃真性之应用。感通而无不昭彰。兼佛体用言。护念二句。正所称希有事。此先述佛之素行以启其慈也。护者爱护。念者注念。谓如来慈悲深重。于亲得闻法者。曲加爱惜顾念。与智慧力。令自成就。与化导力。令亦度生也。付者委托。嘱者叮咛。谓如来智眼明净。于天下后世不及亲闻者。能委曲诲示。反覆精详。令皆感悟。从大付小。为之授记。嘱大护小。使之有成也。两称善者。当理会机。既不勉强以导。岂可声色而求。但循循善诱。为最后垂范而已。诸者。不一之义。菩之言照。萨之言见。此菩萨。乃初发心菩萨。即下善男子善女人是也。梵语本云。菩提萨埵。兹略其文而称菩萨。以便于称唤也。菩提华言觉。萨埵华言有情。谓之觉有情者。能起善念。而犹未绝情想也。若到佛地位。直谓之觉。而不言有情矣。诸菩萨。则人之有情而向善者。故佛护嘱之。

    世尊。善男子善女人。

    凡有咨启。即称世尊。以表敬也。此下四句。乃发问之端。善男女。在千二百五十人之外者。男子。该比丘沙弥优婆塞三众。女人。该比丘尼沙弥尼优婆夷式叉摩那四众。即经末所谓比丘优婆等。佛欲广度男女皆向善也。

   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应云何住。云何降伏其心。

    应字在云何上。见李腾芳及朱?劬诸本。此又深体护嘱之心。以求诲示也。凡人有此心而溺于情欲。则不能发生。譬如萌芽方茁而为物掩。则欲茁而不得茁矣。发者。萌芽之谓。顺其所生也。阿是助语辞。耨多罗。犹言无上。三藐。正等也。三菩提。正觉也。谓真性高出情欲。是无上。物物具足。是正等。光明普照。无业缘染蔽。是正觉。上正字作证字解。下正字作中正字解。谓男女发此善念。日用之间。酬酢万变。应若何而优游闲定。得近自然。于无住中而若有所住也。住者。止观之义。有真心。即有妄心。须于邪心续起时。以大觉力降伏之。如制毒龙。如缚猛虎。如御强寇。稍不能降。反为所中。所住者常。则所伏者潜消而默化矣。二句是求一入门路径也。

    佛言。善哉善哉。须菩提。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。善付嘱诸菩萨。

    善现所问。切于修心。妙称佛意。故佛印可云。善得我心哉。善得我意哉。盖既赞其是。又呼而述其说也。

    汝今谛听。当为汝说。

    谛听者。了达声尘。勿逐语言。详审而听也。佛将说法。常先戒敕。令听者一心静默。我当以微妙之旨。为汝委细言之。则所说者皆真谛矣。下文所称是也。

    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应如是住。如是降伏其心。

    佛就所问而答之。谓一切男女菩萨。若欲修行。发无上真正无法不知之心。我有道理教汝。应如是般若法。无有过。无有不及。恰好到此地位而住。如是般若法。一切魔障恶道。尽行销归住处。而降伏其妄想之心。盖悬指下文所答之意。二句须串看。非一心住。又一心降伏也。盖于所当住者住之。则所不当住者自然伏之矣。此非具戒定慧者不能也。戒是防非止恶。定则寂静不动。慧乃明照先知。如海中现万象。必须水清。欲清无过水静。欲静勿令起波。止波似戒。水静似定。水清似慧。所现物像。似慧之达一切法。全在住与降伏处得之。

    唯然。世尊。愿乐欲闻。

    佛才说应如是题头。未发明如是之实。善现即会佛意。不觉喜声难禁。唯然应诺。呼佛名号。谓我愿倾心乐闻如是住二句之旨也。善现恐来世众生。不能躬遇如来。更冀曲垂方便。俾众生因有言而获无言。由文字而证实相。欲护念付嘱。垂诸无穷也。一经之要。善现所问。不过住伏。如来所答。不出破执断疑而已。

    ○大乘正宗分第三

    此心不能降伏。为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种情妄。驰逐去来。轮转不息。故令度九类生皆入无余涅槃。四相既尽。则此心不待别有降伏而自然宁谧。非正宗而何。此分与四分是一头。犹大学之有圣经。中庸之有天命章也。一经大旨。已括于此二分。

    佛告须菩提。诸菩萨摩诃萨。应如是降伏其心。

    善现言善男女。此云菩萨者。盖未发心。则是凡夫。已发心。则是菩萨也。摩诃萨者。心量宽广。不可测识。于诸菩萨中而又为大菩萨也。言大菩萨。亦不过从此入门。入门之法。只是一个降伏其心。问先住而答先降伏者。正以勇猛精进之法告也。人心最难降伏。惟能以勇猛力量。精进神思。得步入步。便是降伏工夫。故应如是。下文即降伏之所以然也。

    所有一切众生之类。若卵生。若胎生。若湿生。若化生。若有色。若无色。若有想。若无想。若非有想非无想。

    发心修佛行。以度生为要务。调摄众生。即是调摄自心。故为降伏之实。自诸天及蠢动。皆不免有生。所以谓之一切众生。该下九种言。类者。不可胜举也。若者。是一一指点处。合三界众生。有自壳而生者。如大而凤鹳。细而蚁虱之属。有脱胎而生者。如大而狮象。小而猫鼠之属。有依湿而生者。如鱼蟹及水族细虫。有从变化而生者。如蝉蝶等。四种单指物言。不涉人类。若有色下。单指人言。不涉物类。有色者。是有色身。溺于情欲之辈。无色者。虽有色身。而断绝情欲之辈。有想者。近于神鬼之精灵。无想者。等于冥顽之木石。非有想非无想者。似呆蠢无思。而又非真呆蠢无思也。

    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。

    我指发菩提心者言。非佛自谓也。之字。指上九种众生。涅槃者。如来真性明觉。超脱轮回。与天地终始。永无断续。乃修行之极则。由小乘声闻果。至大乘十地菩萨。然后及等觉。及势至位。及观音位。乃入如来而归涅槃。必历劫修持到此。众生各有涅槃妙心。发心菩萨。皆当令之见性。悟入如来之大涅槃。九种既分人物。便有灵蠢之殊。如何令皆灭度。惟不分灵蠢而皆灭度。所以为无余涅槃。四字相连。灭度。不是生灭之灭。是言如来度人。妙於潜移默化。使之尽行化度而毫无形迹也。然灭度工夫。总不出降伏其心时耳。

    ○十地。欢喜地。达物境界。发光地。静极明生。离垢地。同异性灭。焰慧地。明极觉满。现前地。同异不至。不动地。一真如心。难胜地。性净明露。善慧地。发真如用。远行地。尽真如际。法云地。覆涅槃海。

    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。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

    承上言。我虽开悟此等无可限量。无可计数。无有边际一切之众生。化之皆得成佛。亦适还其本然。不以我之化度而成证果。何所加益。而谓我得灭度之哉。

    ○度生。经中共有四处。此是世尊离我度生。于众生自完本性。实无有度。二是佛家亦无法度生何由自知有度。三是不见度生之为真实。如云大身之止为虚名。四是戒人莫执度生之相。总之念念在度生。念念皆忘执也。

    何以故。须菩提。若菩萨有我相。人相。众生相。寿者相。即非菩萨。

    佛问何由不见有度。遂呼善现而反言之曰。若菩萨作一念。谓我当灭度众生。而谓我之一身可以度之。则菩萨心中。不能了证无我。而有度生之我相。见彼沾我功劳得度。即是人相。则前此九种众生。便分灵蠢高下。而存一众生相。既有众生相。将欲以我之身。永长于世而化度一切。便生寿者相。如此。则妄念纷纭。不能降伏。自己尽是生灭之相。安能度人。则非发菩提心。修菩提行者矣。此论人空以明无我能度。无众生得度之义。

    ○人与我对。自我之外。三界六道皆人也。众生与寿者对。自众生而上。一切贤圣诸佛菩萨。皆寿者也。计著有诸佛菩萨涅槃。不生不死。便是寿者相也。了得四相。直下顿空。则妄心顿灭。所以云应如是降伏其心。降伏自相。即得自住无余涅槃。亦能令众生安住无余涅槃。故上实无众生句。正降伏之要也。

    ○我人四相。在根为见。在境为相。当境而起者多。故经中多言四相。

    ○妙行无住分第四

    佛谓心有所住。即是愚痴。心无所住。乃是般若。自色之一法。至菩提涅槃。俱不令有所住。不惟布施一法。乃至六波罗蜜。四无量心。亦无所住。其无住而住之功。虽十方虚空之大。不可比量。故称妙行无住。

    复次。须菩提。菩萨于法。应无所住。行于布施。所谓不住色布施。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。

    此答应云何住之问见如是住。以无住为住也。上说无四相。此问正发明无相之旨。是时善现从座起立。故世尊使复坐于位次而告之曰。人心原无住所。但菩萨修行。离不得一法字。度生又执不得一法字。法即无四相之法也。极意执着四相。便不得空诸所有。故求正觉者。应当无所住着。更当以我无住者。教化众生。行于布施。而令众生之心亦无住着。篇中七住字。上六住。俱作执着解。末住字。作止住解。即以六度中布施一节言之。亦不可以执着行之也。布。普。施。散也。此段不重布施。世尊仍为大众说法。而借布施一事。以发明无住相耳。不住色等布施。是以无住行施也。二句顶上来。布施而单说色者。凡人之念。只为功德修于目前。福报留于身后。便刻刻为自己地步。非普度之大愿矣。故言不住色布施。不特于六尘中。生此吝惜眷恋而为住。即使尽蠲一切。其不忘福报之心。终着色相。身不着触。如冷暖劳佚之类。意不着法。如晨早想日中所为。夜眠思明日欲行之事。若离六尘。即落断灭。若不离六尘。又起轮回。菩提之心息矣。众生得灭度乎。佛所谓不住者。非离非即也。

    ○六度。一曰布施。为檀波罗蜜。二曰持戒。为尸波罗蜜。三曰忍辱。为羼提波罗蜜。四曰精进。为毗离耶波罗蜜。五曰禅定。为禅波罗蜜。六曰智慧。为般若波罗蜜。六者全。为到彼岸。故曰六度。

    ○六根。眼耳鼻舌身意。如眼为色根。耳为声根等是也。六尘。色声香味触法。如色为眼尘。声为耳尘等是也。六贼根与尘相引。淆乱真性也。五蕴。一曰色。着念物色。二曰受。心自领纳。三曰想。思惟不已。四曰行。造作流转。五曰识。分别取舍。以其积聚。谓之五蕴。又遮掩本性为五阴也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菩萨应如是布施。不住于相。

    是字。即指上不住六尘。相即六尘之相也。佛又谓善现转教菩萨。应如是行施。了达体空。不住于相。盖欲菩萨降伏其心也。夫不住六尘之法。即真空常住之法。以是行施。则内不见有能施之我。外不见有受施之人。中不见有所施之物。虽终日施。尽人施。而实未尝施。是为不住相之施。

    何以故。若菩萨不住相布施。其福德不可思量。

    善现问施本求福。曰不住于相。其意云何。佛答云。学道之人。以法性了彻为福德。不以世缘丰厚为福德。人疑离相布施。或无福报。岂知世福有尽。性福无穷。此不住相之施。虽不徼福。历千劫而不古。超三界以长今。其福德何可思惟量度耶。此非以果报引诱众生。只缘众生布施一念。求福者多。故以福德耸动之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东方虚空可思量不。不也世尊。

    于意云何者。是教善现于意中自去忖度一番也。菩萨教人。每每劈头提唤。使之自证自验。正提撕警觉谆切处。盖鼓舞机关。胜于当场棒喝也。经中三十个于意云何。及何以故。皆作是解。菩萨行施。心无希求。获福如虚空之不可量。故又以虚空喻福德。以无。为福。非有心可较也。佛在西方。远对东方。故问东方虚空。可以意料穷尽否。善现谓东方虚空。我思量之。实无可思量也。故言弗也世尊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。可思量不。不也。世尊。须菩提。菩萨无住相布施。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。

    四维。四隅。上天。下地也。佛又问南西北方。及干艮巽坤四隅天地虚空法界。合之为十方。佛眼立见十方世界。故借此以比福德之广远。须菩提会佛意。有十方。便有处所。而此十方尽属虚空。无有边际不可思惟量度。故又云弗也世尊。虚空中本无东南西北。若见东南西北。亦是住相。不得解脱。佛性本无我人众生寿者。若有四相可见。亦是住相布施。若菩萨将住相求福之念。一反虚空。则妄心尽而妄相亦除。只有性福无边。亦复如上所云十方之无穷尽矣。此段正言不求福德而福德自至。盖以其无执着也。空虽无相。非谓无空。福虽不住。非谓无福。况乎世界有尽。空虚无穷。有漏有穷。无漏无尽。然则无住之福。实称法界。岂思虑所能及哉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菩萨但应如所教住。

    所教。即上无住相布施之教。佛又恐人生果报心。又呼其名。汝转教诸菩萨。但当依我所说之教。不住于相而降伏其心。则此心便有定向而得所住止矣。此言法空。盖结无住相而并结降伏也。要见无住行施。乃发心者吃紧工夫。不得分为两事。自此以上。已竟降伏安住之问矣。

    ○如理实见分第五

    上言降住之法。俱不住相。则佛果远矣。将无落断灭见乎。岂知如来正不在远。著相即迷。离相即显。所以汰其空见也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可以身相见如来不。不也世尊。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。

    自此至十六分。反覆发明住心降心之义。亦犹学庸之分章也。不住相之外。更无降伏。是住义甚为紧要。故又阐发上文无住相之旨。是现身说法处。上言无相无住。皆无心之修。佛恐其犹疑有身。故呼而使其自思。此两身相。并下一句身相。皆指色身言。此两如来。皆指佛性。即佛法身。此是以色勘验。是色非六尘粗色。乃发菩提所求佛身相好之色。若果于此不惑方堪付嘱。故以彼眼所见验之问果可以现在说法之身相见如来否。乃总收住伏二处文字也。时善现当下直认云弗也。又称世尊而言。色身有相。地水火风。假合成人。法身无相。绝诸形体。不可以今日说法之身相。得执着之以见如来也。

    何以故。如来所说身相。即非身相。

    善现随自发明其意曰。何故不可身相见如来。即自答云。原佛所说色身之相。原无法身真实之相。即犹是也。非。犹不也。文法似倒。正言。不是也。如来以法为身。身相。不过真身所现之影像。若执影像。误 真身则如来掩矣。故不可得见也。

    佛告须菩提。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。即见如来。

    佛因其悟色身非相。遂扩之云。汝知身相。不是法身真实之相。则不独佛身然也。有相之相。中无真实之理。凡世间所有变现之相。尽属虚空妄设。无有实际。若能灼见纷纷外相。不是实相。则不止佛有法身之非相。一切众生。皆有一非相之相矣。一切众生既有非相之相。则一切众生能见此非相。便生智慧。本性如来。若真见之矣。何必但认佛为如来耶。此二句。明说人人有佛心。而不可存佛相佛心刻刻在念。无相而相真。佛相或留于世。有相而相假。见得即心即佛。不落障碍。方为无住相也。

    ○见如来凡四处。此是执色身。则不得真性。二是色身有坏时。惟性为真实。三是不离色身而想真性。四是不即色身而得真性。恐学佛者就佛身起念。故屡谕之。要识自己本性。即是如来耳。

    ○正信希有分第六

    今之信般若者。皆昔于无量佛所深种善根而来。夫般若之心。乃名正信。得福无量。则不复执相滞见。而堕虚妄。然不执相滞见之法。亦欲令舍。何况执相滞见之非法而不舍者。非愚而何。

    须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颇有众生。得闻如是言说章句。生实信不。

    善现闻不可身相见如来之说。恐人因此一言。而并佛言皆属空虚。故白佛言。颇有。疑其未必有也。众生得闻应如是住。与不住于相等言说。及经中一章一句。生信心而奉持否乎。信佛者有。实信为难。实信者。非泛然浮慕也。法华会上。犹有五千退席声闻。况求实信于末世众生。其可必乎。此虑末世不见佛相。但闻佛言而生懈心。故有是问。

    佛告须菩提。莫作是说。如来灭后后五百岁。有持戒修福者。于此章句。能生信心。以此为实。当知是人。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。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。闻是章句。乃至一念生净信者。

    佛诃善现云。莫作是生实信之说。此中章句。不论世代远近。无有不信者。五百岁。是如来约略之时。世运以五百岁而一治乱。此时出而复为化度。所以视五百岁为期也。不惟我现在时。闻此般若法门。不以为难。即使如来于五百岁之前说此言。而五百岁后仅有言在。其有持佛戒而修福德者。遇此章句能生信心。汝所谓实信者。宁有他哉。正以此为实也。一佛出世。谓之一佛。当知斯人之善根已深。不特于一二善人。及三四五之善人。持戒修福。得此善根。已于无可限量之善人。至千万善中。会着源头。得此种子。根深蒂固。故闻此章句。乃至无住相一念中。生净信心。信此经能除一切烦恼。成就出世功德。则是如来之言。虽世远人湮而且信从。况近代乎。实信者。真确不虚。净信者。纯一不杂。盖至净信。则实又不足言矣。

    ○信心。经中凡四处。此是种善根之人难得。二是能离相之人希有。三是称其人功德之大。四是引劝众生。前云善护嘱。正于此等人。所谓善男女诸菩萨是也。令入无余涅槃。其根器辨于此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。得如是无量福德。何以故。是诸众生。无复我相。人相。众生相。寿者相。无法相。亦无非法相。

    即此净信一念。正佛与众生平等之心。如来即从今日照见未来众生。从历劫修行。得如是无量福德。何以故者。发明无量福德句也。后世众生中特出其人是诸清净心之众生。夙世陶镕。尽空诸相。无复一毫迷恋。不惟我人等相皆空。并法相与非法相。一切清净。故得如来知见最深也。无法相者。章句说法。难于拘泥。无著有心也。无非法相者。法以垂教。不可不遵。并无著无心也。凡此皆为净信。而慧性即如来。所以得福无量也。

    何以故。是诸众生。若心取相。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。若取法相。即着我人众生寿者。何以故。若取非法相。即着我人众生寿者。

    何故要无诸相。此下反言之。是诸众生。若心中先有一相而取之。以为我或求西方。或求天上。或求后世为人。则为着四相而念不净。此句多一为字者。以四相本无。而我自为此相耳。若以世故留心。偏于有。而认法相取之。我得般若波罗蜜法。则执心外有法。拘泥难通。及随世态。即着四相而念不净。若偏于无。而认非法相取之。我不行般若波罗蜜法。则执顽空为法。任意而行。即着四相。而念不净。凡此皆为不种善根。安能净信而得福耶。

    是故不应取法。不应取非法。以是义故。如来常说汝等比丘。知我说法如筏喻者。法尚应舍。何况非法。

    上既正言反言以示劝戒。此复结言执取之非宜。惟如来之法。不可偏有偏无。离了法。便是非法。取法著有。取非法着无。是故不应取法。而徒托于章句。不应取非法。而竟入于断灭。正以是无住相之义。皆不可以有无之心执着故也。知其故。则此义非从今日言之。如来常语诸弟子云。汝等今日听法之比丘。当知我所说度生布施诸法。不可倚靠。正如涉川之舟楫一般。筏字宜断。此处不必补出及其既渡。即为舍筏若是心体明净之人。观空照了。闻言顿悟。此喻者也。如鱼饮水。冷暖自知。此时任是说玄说妙。广大神通到此都无用处。故曰法尚应舍。此正所谓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也。何况非法本无。出自己意。而可误执也哉。惟其能舍。所以直到彼岸。而有如是无量福德耳。如此说来。文势顺而易晓。若如筏喻者为句。理已难通。下。法尚应舍句。又如何接得去。若解非法作邪魔外道。何喻及舍筏之已悟者耶。

    ○观法尚应舍句如来于此。又超出章句。已深于前言说章句生实信矣。

    ○无得无说分第七

    无为法。三界惟心也。有差别。万法惟识也。心无为。故说性。识差别。故说相。总欲人会相归性。转识归心。安得有法有说耶。故此分名无得无说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。如来有所说法耶。须菩提言。如我解佛所说义。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。

    此承上法尚应舍来。是设疑以启悟善现意。无得无说。是大柱子。因善现疑佛得菩提。疑佛说法。故遂顺其意问之曰。汝今意中若何。谓树下得道。如来得菩提不得耶。诸会说法。谓如来说法不说法耶。则法不当舍矣。耶者。未定辞。盖试其解不解也。善现答云。如我解。佛所说不取诸相等第一义。若是有定。则可名而可得。此无上正等正觉之法。极其神化变通。无执无著。何有实相而名菩提。既无有得可名。只可性修。难以口喻。应机而酬。随叩而答。何有实法如来而说之。盖谓无道可证。无法可说也。此正所谓解佛所说义也。

    ○法不可定者。不是千条万绪。多而难定。只因人人有此正觉。便应直造无上。一泥于法。即落窠臼。而觉性反为法泥。下句说一亦字。见如来得之于己。与喻之于人。皆从性真活泼处发出。并非有成法而为说法也。

    ○无得凡四处。此是原无定法故无得。二是师以心传。不以言传。故无得。三是菩提乃自己之心。何从而得。四是证果之后。自还本真。虽得而不谓之得。无说亦有四处。此是法非真实。则说亦无说。二是理入玄妙无容说。三是入门有得。不复待说。四是悟到真空。不可言说。

    何以故。如来所说法。皆不可取。不可说。非法。非非法。

    何故无定法。无定说。如来开示众生。非不说法。然如来所说无上菩提。非有真实之法。此不可以一定之法取。亦不可以一定之法说。惟不可取。则亦不可说。到此。说不得是法。亦说不得不是法矣。将以为法。却又非法。将以为非法。却又非非法。然如来随应有证有说者。盖得非有非无之体也。

    所以者何。一切贤圣。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

    然所以不可取。不可说。既谓非法。又谓非非法者何。盖有取有说。法非法等。皆属有为。即经末所谓有为法也。无相无住。顺其自然。无假人为曰无为。以用也。一切之菩萨而称为贤。如来之地位而称为圣。皆不假造作强为。造成贤圣。但其中先知后觉。各自不同。故以后觉者为贤。先知者为圣。而微有差等分别耳。无为乃自证之体。差别乃化俗之用。人之差别虽异。法之无为则同。法惟无为。所以不可取。不可说也。岂得以人有差别而疑之乎。无为。照上净信句。净则无为。不净。则纷纷错起。而为之不胜矣。

    ○依法出生分第八

    佛谓有人于般若章句。自一句至无数等句而能受持。不惟超过河沙七宝布施之福。当知般若体中。能出生诸佛。及阿耨菩提。故名依法出生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。是人所得福德。宁为多不。须菩提言甚多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是福德。即非福德性。是故如来说福德多。

    佛恐人闻是法不可取说。便欲毁弃言教。将何信解。使诸佛出生。故较量持说福德。谓舍财修福。不如施法修慧。以结六分以下一支也。不住相布施。非教凡夫悭贪。专为凡夫昔种福田。今有财施。然彼但知求福而不知求慧。则福有尽而业愈深。故教其修菩萨行。佛问。假如人以三千大千。而又满此世界。无有脱空。尽着七宝布施。为种来生福因。是人所得之福德。多乎不多乎。善现答言甚多。随自究其甚多之故。即自答云。此宝施。特世间福德事。而非般若福德性。若福德。本之于性。更何处计其多少。如来就事相论。故说宝施之福德多。以其有限。得计多寡也。世间财有尽。福亦有尽。但可计其甚多。不得为无量。此问答俱设词。

    ○心净色空。如镜无尘翳。心净见色。如镜无翳。即能现诸像也。人为色身起妄心。遂分别尔我。于一切顺情境起贪心。违情境起瞋心。力护自身。反受烦恼劳苦。其名为痴。贪瞋痴。坏其性矣。当思世人无有不死者。只死后灵性不能泯没。故佛教人修福德性。以性能历劫常存耳。经只于此一露性字。其实一经所言。无非要人见性。

    ○日月所照。为一小世界。中间。有须弥山。日月绕山运行。南为阎浮提。西为瞿耶尼。北为??单越。东为弗婆提。是名四天下。日月运行。在此山中腰。此山高出日月上。山上分四方。每方八所。中间又一所。共三十三所。谓之三十三天。日月运行于四天下。谓之小世界。如此一千小千世界为小千。如此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。如此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。以三次言千。故云三千大千。其实只一大千耳。是谓一大世界。三千。极言世界之多。至于大千。多之已极。七宝。金。银。琉璃。珊瑚。玛瑙。真珠。玻璃也。

    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。乃至四句偈等。为他人说。其福胜彼。

    世尊因以福德性言之。其惟持经乎。若菩萨于此经中。先自明心见性。解悟真空实相妙理。受之而不忘于心。持之而不厌其久。多则全经。或自一句二句三句。乃至四句偈。等字不单指四句言。复悯此众生。随机开导。此为自性福德。不可思量。岂宝施所能及哉。持说少许。尚有无量福德。况不止四句者。此是第一番较量经胜。

    ○不明指四句为何说者。欲人自悟偈在何所也。

    ○持经较福。共有七处。各自为意。此以满世界宝施。不及持经。二以河沙多世界宝施。则加广矣。三以河沙等身命施。不及持经。四以一日三时。无量身命施。又加广矣。五以世尊前生供养诸佛。亦不及持经。则佛因又加于布施矣。是外财两次。内财两次。佛因一次。较量已极。故后两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。外又有两处相似。一以见经有善法之当修。一以见演说教人之有功。非更有赞较而意多重叠也。

    何以故。须菩提。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。皆从此经出。

    何故持经者之得福。胜于宝施耶。须知一切古今诸佛。何佛不从般若。成一切道果。受持此经。则烦恼自断。妙慧自新。妙慧即诸佛法身。是佛从此经出也。一切古今诸佛。具般若真智。导引众生。随缘说法。从菩提心生。即菩提法。是法从此经出也。故知此经非指文句。谓般若性体也。盖诸佛之身。及所证之法。无不从般若而生。以此施人。则一佛化为无数佛。一法演成无数法。性中福德。岂不甚多也耶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所谓佛法者。即非佛法。

    然犹恐其拘泥佛法。又呼而告之。所谓佛法者。佛得之。而余人未得。故曰佛法。然其实人人自具。佛本非佛。法亦非法。佛法不出众生日用。切莫执诸相为佛法。向外寻求也。必自证本性。超悟法外。以之觉人。方为福德性。而可言无量耳。推勘至此。非法非非法之旨。不益彰乎。

    ○一相无相分第九

    善现谓二乘。人独证四果。亦未免滞于所得。不能离四相四见。然后自述无心于事。无事于心。已至无诤。故佛称善现为解空第一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须陀洹能作是念。我得须陀洹果不。须菩提言。不也世尊。

    上无为法有差别之语。大契如来本怀。佛虑其仿效所得。或生执心。故复就贤圣位次。由四果至如来。极之六度万行。庄严佛土之菩萨。一一探其见地虚实。以结住伏也。此下三分。申言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。此指无为法有差别样子。人心止有降妄法。别无住真法。故智慧愈大。心体愈空。无所取。无所得也。须陀洹者。谓初入门。已断见惑。粗重烦恼不生。不受修罗异类之身。此声闻所证初果也。作是念当玩。凡人居一地步。贵其无念。盖经意只要人断念也。诘云初果之人。能作如是证果之念。我得其果否乎。答以无所取而自成若了无相法。即无得果之心。微有得果之心。即不名须陀洹。故言弗也。

    ○果字各有分别。因果者。以前之所因。而得今日之果。证果者。以今之所证而得当下之果。果字又有二义。一是果决之果。一是果报之果。此处应以果决解。盖四果菩萨。俱从勇猛精进。而坚修以得之者。入流一往来诸名。正是证果处。

    何以故。须陀洹。名为入流而无所入。不入色声香味触法。是名须陀洹。

    何故。人住六尘。即滞凡流。不则入圣流。更无别法为所入。彼初悟道果者。已断见惑。离四趣生。故脱凡流而入于圣贤之流。究之何所谓流。便是入焉俱化。不着一念知入于此。实无所得入流之心。只见尘缘可畏。而绝念不入六尘不净境界。则烦恼不着。弗逆圣流。但我相未忘。此须陀洹之所以名也。此是一菩萨。是初入佛门者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斯陀含能作是念。我得斯陀含果不。须菩提言。不也世尊。何以故。斯陀含。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。是名斯陀含。

    次诘云。汝意若何。二果之人。能作是般若之念。我得二果否。答以无所取而自成。何故。欲界有九品思惑。二果之人。较之初果则已进矣。名一往来者。凡人于尘相。有一往而不来。有既来而复往者。此则曾于其中一往来。而绝无顾恋。实无往来。但人相犹存。斯陀含之二果无得也。此是二菩萨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。须菩提言。不也世尊。何以故。阿那含。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。是故名阿那含。

    又诘云。汝意若何。三果之人。能作如是般若之念。我得三果否。答以无所取而证果。何故。三果之人。已悟人法俱空。念念不退菩提。较第二果则又进矣。于六尘四相。一一证空。通彻前后。了无障碍。不特不往。直觉尘相无可来之迹。而实无不来者。心空无我。不作念有不来法。不知得是果。是阿那含之所以名也。然众生见未为遣尽。阿那含之二果无得也。此是三菩萨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阿罗汉能作是念。我得阿罗汉道不。须菩提言。不也世尊。

    再诘云。汝意若何。四果圣人。能作如是般若之念。我得四果道否。了悟所学。道几有得。故不言得果。竟言得道。果通于四。阿罗汉独称道者。以得尽无生二智。声闻道极。故谓之道。今问自知得四果道否。答言无所取而得道。

    何以故。实无有法名阿罗汉。世尊。若阿罗汉作是念。我得阿罗汉道。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。

    阿罗汉。此言无学。谓无法可学也。较之第三果则更进矣。何故名无学。诸漏已尽。无复烦恼。虽名为阿罗汉。似于寿者见或未尽除。然实无有法名阿罗汉。情无逆顺。智境俱亡。盖见道而不著于道也。再启世尊而反言之。若使其见道而有所著。止成阿罗汉之道而已。岂能脱此四相哉。即为着句。是反言以见念不可着。则前三果若作念云我得须陀洹等果。亦即着我人等相矣。此可类推也。作念云我得此果。即是著相。著相即是取有所取。即是有为。今言不作念不著相。乃是得而无得。无所取而谓之无为也。看一法字。总前四果皆法也。看一道字。见前四果未证道也。

    世尊。佛说我得无诤。三昧人中最为第一。是第一离欲阿罗汉。世尊。我不作是念。我是离欲阿罗汉。

    此引自己所证离着。以所得无为则同。面彼自取证有差别耳。述告世尊云。佛于往日。曾称我独得无诤。凡人一念要明理。又一念要祛欲。两念相争。便内自诤矣。无诤。则理欲消亡。不起诤念。三昧者。梵语。译之为正定。人心不能觉则昧。正其觉。则正其昧矣。以其所觉而正其不觉。是为三昧。非入神之称也。十大弟子。各有一长。皆为第一。如阿难多闻。目连神通皆是。于此三昧人中。称我为最第一。不但是三昧人中作第一等人。亦于诸离欲罗汉中称为第一大罗汉也。细微四相不生。爱染不着。外无欲境。内无欲心。已离欲界而至于无诤。便是与欲相离。故谓离欲。道得于己。情欲尽绝。又四果之进级。此佛平日赞善现之言。善现谓佛虽如是许我。我实不作是念。云我是离欲得道果之人。与前四果。同除所得心者。

    世尊。我若作是念。我得阿罗汉道。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。以须菩提实无所行。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。

    我者。善现自称。须菩提。亦善现自称也。阿兰那。此云寂静。相尽于外。心息于内。内外俱寂。何时不静。即无诤之异名。乐阿兰那行者。好为无诤而见于行也。再启世尊而反言之。假若我起意思。我得阿罗汉道。即着离欲之想。得心未除。便有凡心妄念。世尊必轻鄙之。于诸弟子中。定不称我是好乐无诤之行者。萌之于心曰念。见之于事曰行。又正言之曰。以我虽有是行。而实无所行其离欲之心。此照前不作是念。不谓得道。乃心之无著无得。然后称说我得无诤。乐而行之者。此段是善现因闻四果。自述以无心而得离欲之果。以就正于佛也。则上四果。亦以无心而得愈明矣。要之四果无取无得。只此不入六尘功夫到绝顶处。便是无上菩提也。

    ○庄严净土分第十

    如来自色之一法。至菩萨涅槃。皆不生所住之心。则于阿耨菩提。不见有所得。于佛土不见有庄严。犹无相法身。隐于诸相。虽须弥山王之大。不可得比矣。如无所得之得。非庄严之庄严。无以异也。

    佛告须菩提。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。于法有所得不。不也世尊。如来在然灯佛所。于法实无所得。

    上说得果。便着一得相。故又将己所得问。是试善现认真得字否。恐疑佛有师传。因先使之自思。再从当身指点云。我往昔在师处听法。师必有法开示。不知果有法可得否。善现答以法无所得。盖法以发人清净心。如来本自清净。于本性中自得真悟即在然灯佛所。不过以心印心。不专靠师之授记而得。心若有得。即是住相。不能清净。岂如来而有所得也耶。然灯是定光佛。即世尊授记师生时有光。于眼耳口鼻百孔中放出。遍照十方。如灯之明。至成佛时。遂名然灯。八王子皆师妙光得道。而最后成佛者然灯。十六王子出家为沙弥。皆得如来之慧。最后者释迦牟尼。是则世尊得无上菩提法。为诸释法王。于法宁无所得。第不存所得心耳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菩萨庄严佛土不。不也世尊。何以故。庄严佛土者。即非庄严是名庄严。

    上说然灯。因想诸佛现身说法。或尚庄严佛土。佛土。喻菩提本念。庄严。喻心之清净。无邪妄牵扰也。佛问菩萨果以入定无倚。而具此菩提心否乎。善现会意。答云。实无此心也。何故无此心。庄严者。心入于定而不着依倚也。佛土二字。是就菩提心入定者言。人于操心时。存一分矜持。心意便不定。说到入定。心无可持。正所谓无为法也。心言土者。方寸之地。本是良田。不侵削而加滋培。何在非佛土。凡言即非者。皆为无异。乃破相显理。凡言是名者。皆为虚声。乃就事显理。原佛所说庄严之意。原无此庄严之想。故谓即非庄严。特名之为庄严耳。

    是故须菩提。诸菩萨摩诃萨。应如是生清净心。不应住色生心。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
    上文得无所得。而庄严之想俱无。此心几于枯槁。故此段说一生字。以见诸想皆空。而心从虚中生出。凡须菩提等。应如是而生此清净心。心至清净。则六尘俱断。又何有于色声香味触法以住其心。清净心言生。六尘亦言生。二生字有别。上生字。言心中一无挂碍而生此心。下生字。因六尘所染。而心反为其所生。应与不应。一勉一戒。正相照应。无所住。心中毫无执着也。八字连读。不言心之生。而言生其心者。正以心本虚灵。原存生生之理。特为情欲所制。生机渐消。人于一念不起时。反观内照。觉得此心有油然而生者。非他心。其心也。应无所住句。全是心之觉处生之。无所住者。心中尽是觉处。不应的走不得来躲闪。便在在皆明觉之生心。灵光透出。何生之非其心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譬如有人。身如须弥山王。于意云何。是身为大不。须菩提言甚大。世尊。何以故。佛说非身。是名大身。

    因上人心清净。则其心大矣。惟人有此大心。可譬有此大身。非反说到外也。身字即作心字看。佛欲广善现之心。而复以身如须弥山王为问。善现即悟佛意色身虽如须弥山王。皆是法身显化。故应曰甚大谓人心大。有如身大也。恐众生不悟。遂自阐扬之曰。何为信有大身。盖佛自说清净心。充满六虚。乃生心之妙用。非说身躯之身。法界为身。无有形将岂须弥山王足喻哉。非身。即无相二字。法身也。亦即清净真心也。人不清净其心而染于六尘。不为小其身乎。以其远离诸垢。名之为非。以其尊崇奇特。名之为大。然非心无住着。何以得此。

    ○须弥。西域山名。犹云妙高。四宝所成曰妙。突出众峰曰高。此山为四天下中最大。广三百六十六万里。为众山之长。故称山王。人身岂有如是之大。世尊欲人从色身中悟法身。故托此为问。盖以须弥为众山之尊。法身亦为众身之尊也。

    ○此段问答。言无所得。无有庄严而至于心无所住。则此心方为广大。此又佛开悟善现一则也。

    ○无为福胜分第十一

    此即庄严分不尽之词。谓七宝施。不免生心住相。若受持般若。于心无所生。于相无所住。是谓无为福胜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如恒河中所有沙数。如是沙等恒河。于意云何。是诸恒河沙。宁为多不。须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但诸恒河。尚多无数。何况其沙。须菩提。我今实言告汝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。得福多不。须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佛告须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于此经中。乃至受持四句偈等。为他人说。而此福德。胜前福德。

    四果以下至非身大身。节节言佛法不可取。既法不可取。则持经有何利益。故此第二番又较量经胜。以见持说之不空也。上言山。此言河。俱是喻说。此段甚言世界之多。恒河者。西国祇桓精舍侧近之河。从阿耨池东西流出。周四十里。如来说法。常因众见而取此为喻也。佛问如恒河中所有许多沙数。如是一粒沙等类一恒河。于汝意下若何。是诸多恒河沙。宁为多否。欲令善现先悟此沙之多。为下文张本。善现会佛意。如来不是妄说。佛具正遍知。照见尽虚空。遍法界。故先答言甚多。世尊。但一沙一恒河。诸恒河尚然无可算数。何况诸恒河中所有之沙。又可算数耶。佛呼善现。此喻非是谎言而可实信。我今实言告汝。上泛言物情。今说作福事。故为实言。以如是沙类诸恒河。诸恒河中所有之沙。一沙等一世界。其世界之多又何如。若善男女以七宝满此世界。布施于人。其布施之多何如。得福之多何如。前只满世界。今满河沙世界。尤无数矣。亦无是理。只甚言其得福。善现会佛意。恒河沙固不可胜数。又况一沙是一恒河。又是一世界。如此布施。其得福岂不甚多。佛告善现。若有善男女受持随分四句偈等。为他人解说经义。使之明悟。此福德历劫常存。胜前宝施著相之福德也。前说于此经中受持。乃至四句偈等。此说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。有别前兼说经。此单说偈。见得以四句偈与人说。其福尚然无量。则持全经者。又不知何如矣。盖布施必待七宝而得福。若经与经中之偈。则不论贵贱贫富。随人皆可持说也。

    ○世人住相布施建塔造庙。庄严佛土。只为福德之念不清。不知财宝布施。无论一大千世界。即无量大千之宝施。不出六尘。总属有为。不若此经四句。自利利人。照彻本来面目。彼此可超生死。成无上道也。

    ○尊重正教分第十二

    一是恭敬其说法之处。一是恭敬其受法之人。一是恭敬其藏经之所。是为尊重正教。

    复次。须菩提。随说是经。乃至四句偈等。当知此处。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。皆应供养。如佛塔庙。

    既言持经福胜。当知经可尊重。故复次及之。受持解说。不论何地。若随地而说此经。乃至者。下及之辞。等者。综贯之义。般若无多。举一便该全旨。故四句可以度生。此处。虽谓有经之处。却谓此心也。以清净心说法。即生人清净心。一切世间存有为之心。如天上之神。世间之人。及八部鬼神中凶狠之阿修罗。欲求化度。正当生恭敬心而供养之。视说经之人。巍巍高显。如舍利所藏之塔。奕奕庄严。如佛像所居之庙。而无不瞻礼也。人但恭敬塔庙。而不恭敬说法之人。殊不知说法之人。便是法身。即为塔庙。可不尊敬耶。

    ○阿修罗。魔王名。即罗刹国之主。有大神力。能与如来之法相敌者。如来说法时。作比丘相而至。如来能以慧眼觑破。阿修罗无可施。其魔力。遂反邪归正。所以此经每说一切天人阿修罗。正从此时证果者。

    何况有人。尽能受持读诵。须菩提。当知是人。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。若是经典所在之处。即为有佛。若尊重弟子。

    善言妙义。与心相会。如膏助火。心观益明。故此分加读诵二字。承上言随说少许。尚感得天人供养。何况于此一经全文。尽能受持。坐则对卷而读。行则释卷而诵。其为天人阿修罗所供养者。更当何如也。则知是人见性无疑。成就最上第一乘出世希有之法。更当何如恭敬乎。此言其人也。且不独说经与持诵。若是经典所在之处。随何方所。便同如来身历之地。而佛无不在。不特佛在。并持戒修福而为人所尊重之弟子。如菩萨摩诃萨。亦无不在矣。而可不崇敬乎哉。

    ○上从说经处。以及持经之人。自四句以及全经。是由浅入深也。此从持经之人。以及经所在处。自成就佛菩萨。以及有佛与弟子。是由深而又浅也。总反覆发明经胜。

    ○如法受持分第十三

    般若非般若。名相空也。说法无所说。法相空也。尘界非尘界。世相空也。身相非身相。我相空也。一切皆空。方从经义解脱。是谓如法受持。

    尔时须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当何名此经。我等云何奉持。佛告须菩提。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。以是名字。汝当奉持。所以者何。须菩提。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。是名般若波罗蜜。

    上说经典如此之妙。善现因问此经当以何名。若有经名。我等何以敬奉而心持之。佛告其经之名。则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。谓用坚固之智慧。出生死苦海。而以一性和众性。是此经之大旨。金刚所拟。物无不碎。智慧所照。物无不空。所以名为金刚般若。凡人智慧之性。从无始而具。不着渐染。如金之出火。纯洁而无夹杂。此时私欲不入。何等坚刚。一为私欲躯遣。便柔软而失其本然。不得登岸矣。惟率其最初。而坚持固有之智慧。不使少有亏欠。则回头是岸。以此名义。汝当奉持于心。然其所以行此奉持者何哉。言出于口。虽是佛说。止为口说而已。必有默传此心。超出言表者。法相本空。不可取着一名字相。况究实言之。只奉持其心。行住坐卧。弗令昏昧。何有般若可名。盖学无要领。则泛而无归。知有统宗。又执而不化。故曰即非般若波罗蜜。为奉持之故。于无名中。强立名为般若波罗蜜。并般若而空之也。固知经可定名。经中之法不可名。法可师授。法之为理不能授也。即非者。扫迹之谈。是名者。本具之义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有所说法不。须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如来无所说。

    名相尽扫。则智障悉空。智障既空。尤当并空言相。般若波罗蜜之名。既为赘语。则又何有般若波罗蜜之法。可以言说也哉。佛虑善现疑有名字该奉持。则如来有所说法了。故又以此诘之。而善现了知说即无说。乃答云般若无法可得。如来亦不能以文字而说也。如来秪是传心。何曾说法。会得个中。则名亡说泯。经义全彰。言相何可执也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。是为多不。须菩提言甚多。世尊。须菩提。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。如来说世界。非世界。是名世界。

    言相不可执。则器界相亦何可执。因惟难说之理。先使其思。今以物之至细至大者观之。众生性中妄念。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纤微尘埃。何处不有。是为名否乎。善现会佛意。世界。喻法身。微尘喻妄念。即答言甚多。一切众生。被妄念微尘遮蔽佛性。不得解脱。若妄念得尽。便现真如矣。佛又呼善现谓。般若所以为金刚者。为不同于尘界及色身也。不知微尘虽多。以清净心对之。无非虚妄之散布。变幻无常。体非真实。但据形色。名之为微尘耳。是微尘可说。而微尘之理无可说也。佛说世界。世界虽大。以明眼人观之。只是虚妄之结聚。劫数穷尽。终有混沌。亦非真实。但据迹象。名之为世界耳。是世界可说。而世界之理不可说也。微尘。该尽宇内人物。世界。该尽天地始终。此外更有何说。上句形起下句。重世界一边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。不也世尊。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。何以故。如来说三十二相。即是非相。是名三十二相。

    器界相既不可执。如来之身相亦岂可执乎。佛将三十二相现身说法。又呼善现。汝意如来所修三十二相为实相否。善现会意。佛虽由于四大凝成。现三十二相报身。至涅槃考终。同归乌有。故言弗也。相是色身。不可以此得见真佛。此如来。谓真性佛也。下如来说三十二相。则谓色身佛也。何以故。是三十二相者。只就如来幻身言之耳。此身虽与众生不同。而究竟色身终属幻形。难久住世。是非真实相。特强名为相。是佛身可说。而佛身之理无可说也。乃知一住着即经义。亦非般若。一解脱。即报身器界。无非般若波罗。以是心持经。方为净信。又何必捐身弃世。以求度脱生死乎。此与上节。大意谓细而微尘。大而世界。妙而佛之色身。皆虚妄名。亦应上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也。

    ○三十二相。一身相。修广庄严。容仪端整。二体相。上下等量齐肃。三面相。如一轮满。望日之月光彩可寻。四顶相。高显周圆。形如天盖。五发相。右旋盘曲。一丝不乱。六耳相。低垂过肩。七眉相。湾环净皎。如  弓。中高而两垂。八眉毫相。间有白毫。柔软若绵。又如珂雪。九眼相睫相绀青而美。色平整若牛之长  眼大而左右齐整不偏。十眼睛相。色青鲜白。而眶环微红。十一鼻相。丰高而下垂。十二唇相。润若丹朱。十三口相。闭若瓠形。开若海口。十四牙相。上下四十。肉深根固。整齐平净而密。十五齿相。四齿洁白锋利。十六舌相。广薄修长。吐垂面轮。至耳发际。十七音声相。梵音词韵。和雅而众闻。十八额相。方正隆准。十九肩相。平正圆满。与项相称。二十项相。实而厚。二十一背相。盎然周正。充满广丰。二十二腰相。鲠直有威。二十三手相。十指尖圆。纤长丰白。骨节柔软若绵。二十四臂相。平立垂可摩膝。如象王鼻。二十五胁相。两肋围抱。如鹿之腨摄。二十六毛相。皮上每孔生一毛。青宛如丝。软如兜罗。二十七皮相。望之金光晃耀。肌理细润不住垢腻。二十八乳相。凝实不枯。二十九脐相。窅深可容细果。三十足相。两底平满。下有千轮辐文。三十一足指间有雁 纹。状若绮画。三十二足趾广长。坐与趺相称。趺与距相称。

    须菩提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。若复有人于此经中。乃至受持四句偈等。为他人说。其福甚多。

    善现但知身相不可取。未知身相亦不当舍。今人具有幻形。或能空其相。故又呼善现。若有善男女。欲求了悟。以为舍此有漏之身。可得无生之理。于是敲骨击髓投岩赴火。刎颈割肉。燃指卸臂。将此身命。如恒河沙等以为布施。身施。如尸毗王之代鸽。命施。如萨埵之饲虎。如此种种。可为极矣。若复有人。将此般若经义。受持于己。开导他人。比之舍身命者。其所得静妙福德。不更多哉。盖身命之舍。终有尽日。而修性之功。历劫常存。思及于此。真不可说也。此第三番较量持经。

    ○离相寂灭分第十四

    须菩提于此感悟。复叹后五百岁。有信解受持般若者。决不为四相所缠。既离诸相。即名为佛。佛云不惟信解。但闻此般若。不生惊怖。已自希有。复引因中以持般若故。得离诸相。虽遭割截。了无嗔恨。复引不生心。不住法。及入闇处明之喻。此分名离相寂灭。旨哉。

    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。深解义趣。涕泪悲泣而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佛说如是甚深经典。我从昔来所得慧眼。未曾得闻如是之经。世尊。若复有人得闻是经。信心清净。则生实相。当知是人。成就第一希有功德。

    自此至十六分。总明受持之难。功德之大也。深解大彻悟也。善现知舍身命所感之福。不如持说之胜。遂悟真空无相义趣。感佛恩深。不胜欣喜之至。故反流涕发悲。赞言希有世尊。佛说如是般若甚深经典。我从昔日受教以来。夙植善根。所得如来慧眼。于无上菩提。觌面成迷。自伤所闻之晚。昔未闻而今闻二句正涕泣心事也。善现是阿罗汉。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。岂不闻如是深法。况世尊说时。闻者不少。只恐声闻小乘。闻而未必能信。故以此策励同学。谓信心而有善根。清净而却六尘。便是无相之相。则生实相。信经如何能生实相。以经所诠皆无相之理。因经修证。离妄去执。诸相。亡而实相见矣。当知是人。成就出世大事。功成果满。故言功而不言福。岂非第一希有乎。第一。即无上菩提也。

    世尊。是实相者。即是非相。是故如来说名实相。

    因说实相。随遣之以表奉持。是实相者。不过借以生空相之资。其实理以无相为真。欲人反求诸心。故曰实相。究非有执着之相。此如来平日之名言。非我今日之臆说。故又引以证之。

    世尊。我今得闻如是经典。信解受持。不足为难。若当来世后五百岁。其有众生得闻是经。信解受持。是人即为第一希有。何以故。此人无我相。无人相。无众生相。无寿者相。所以者何。我相。即是非相。人相众生相寿者相。即是非相。何以故。离一切诸相。即名诸佛。

    信解者。信其义而晓解。受持者。受其义而持行。不足为难者。起下希有之词。言我今身亲值佛。获闻如是般若经典。亲见如来印证。信解受持。不足以为难闻。而未来众生。不得遇佛。能依是法。即为希有。前云成就。此言即为。正以末世能信。尤可快也。盖佛在之日。虽有中下根基。能往问佛。佛即随宜开示。无不契悟。佛灭度后后五百岁。去圣遥远。但存言教。人若有疑。无处咨决。于此时中。无缘面授。仅得耳传。清心敬信。自解自悟。是最上根器。较之我闻。最为难得。何以信经之人。得为希有。以此人依此经修行。尽离妄识。已是超脱四相也。所以无四相者何哉。了悟四相俱妄想。不是本来心。故曰即是非相。非。犹无也。非相。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