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二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续藏经   华严经谈玄抉择

    辽 鲜演述

    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二

    上京开龙寺圆通悟理大师

    赐紫沙门  鲜演述

    疏尽宏廓之幽宗者。尽字是教。余皆是义。宏者大也。即是广义。通收五教。若巨海遍纳於百川。廓者空也。即是深义。别拣九宗。同天池。独具於十德。或宏者事法界。廓者理法界。二字相合者。事理无碍法界。幽宗事事无碍法界。或四字相合。同诠一真无障碍法界。斯则能被之教义也。

    钞真应权实者。智冥一理曰真。悲赴万根曰应。或本高而迹下。或本下而迹高名权。本迹相称名实。

    ▲言四十二众者。谓同生众有一。菩萨也。异生众有三十九。执金刚神乃至大自在天王也。座内流出众眉间流出众故。四十二以配四十二位故。

    ▲言况口光所召者。即现相品众齿面门光召十方众。是故彼经云。有十亿佛剎微尘数菩萨摩诃萨。一一各有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众。前后围绕。而来集会。乃至於其座上结跏趺坐。

    ▲言毛光重现等者。亦是此品谓即前所召十方世界海诸来菩萨身毛孔中。皆有光明。一一光明中。现无量菩萨。此诸菩萨。皆於尘中。亲近三世诸佛。以种种法门。教化众生。是也。又彼经云。如是坐已。其诸菩萨。身毛孔中。一一各现十方界海微尘数一切宝色光明。一光中。悉现十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等。

    钞本即圆音者。拣非在根之教。得名为本故。下钞云一音普应。但是教本。非是其教。即其义也。

    ▲言经列二十者。一名最胜光遍照。状如摩尼宝形。乃至二十名妙宝焰。

    ▲言结有等者。经云。此一一世界。各有十佛剎微尘数广大世界。是也。或独华藏品中经云。诸佛子。彼一一切世界程。或须弥形。江河形。乃至云。诸庄严具形。如是有世界海微尘数。或是世界成就品文。彼有十程。经云。尔时普贤菩萨。复告大众言。诸佛子。世界海。有种种差别形相。所谓或圆或方。乃至云。或如佛形。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。

    ▲言经云佛演一妙音(一梵音故)周闻十方剎(二遍闻一切称法性故)众音悉具足(三此一即多事理融故)法雨皆充满遍(四彼一一音雨多法雨)一切言词海(五彼法各异一切言词)一切随类音(六各同一切众生之音)一切佛剎中(七此音各各遍一切处)转於净法轮(八所说各显世净之义)一切诸国土悉见佛神变。听佛说法音(九普令一切各得见闻)闻已趣菩提(十各各皆得究竟之益)具斯十义。方曰圆音。出现品中。复有十喻。次下具引。

    疏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者。上句标举。下句释成。此意云。主伴重重作何事业。故下句云。极十方而齐唱也。有力自在说法名主。无力不自在说法名伴。但是说法之中。分成主伴。非为听法得名为伴。夫主伴者。必圆作事。主既说法。伴必说故。何以得知。下释成云。极十方而齐唱。唱者显示。果主因伴。云谓遮那处普光堂。东方十佛剎尘数世界外。有金色世界。文殊而来为伴。应问彼云。第二会。文殊为伴。为说经耶。为听经耶。若云听经。违下经故。下经正明文殊说第二会故。若云说经。何云听法名伴。由此得知。主伴虽殊。同说经也。

    ▲重重者。邻次相押。数多之义也。极者尽也。十方者。穷法界之处也。齐者同时也。唱者宣唱也。此意云。说主说伴。重重迭迭。尽十方界。一时宣畅华严经也。拣异随宜之教。或有国土说。或有国土不说故。

    钞举一为主。十方为伴。乃至云。故曰重重者。略总释也。此意云。诸佛菩萨。随一为主法界。诸佛菩萨。咸为其伴。主唯是一。互为其主。至尚无数。伴即无边。互为其伴。伴宁知数。既主伴无数。重重迭迭。遍於法界。主既说经。伴必随说。那有一方不说华严。

    ▲言相犹难明下。广别释也。

    ▲言此一亦名辅翼者。胜劣齐平。但得称伴。以劣望胜。复名辅翼。谓净土中。有十八圆满。今菩萨众。即辅翼圆满也。此非局此界。名号品中他方菩萨。疏科成六辅翼。

    ▲言不名因主果伴者。问曰。十玄门中。主伴门云。随举一法为主。余一切法为伴。今何不尔。答曰据义不同。彼约称性实义。此约教相轨义故。如臣作主不可君为参佐也。若尔准下。疏云。主伴有三。一回向主伴。(尔修善根互相回向故。今成佛边为主伴。)二同行主伴。(同修禅戒等行)三如相主伴。(二俱称性居然相收)释曰。准彼所说。毗卢与彼菩萨。递为主伴。岂非因果互为主伴耶。答曰。彼约昔时同修善根互相回向。今随一成佛。余作菩萨而为其伴故。云递为主伴。非是因果互为主伴。又解此约化仪非因主而果伴。彼据称性故因果而递互。

    ▲言邻次相押故曰重重者。此界他界附近名邻次。若主若伴。互遍名相押。

    ▲言如佛佛既尔佛主菩萨伴亦然者。问曰。诸佛与遮那。互为主伴。何云既尔。菩萨与遮那。既无递互。何云亦然。答曰。约人即无。随界乃有。何者。应云此界佛为主余界佛为伴。余界佛为主此界佛为伴。即是果主果伴递互也。此界佛为主余界菩萨为伴。余界佛为主此界菩萨为伴。岂非果主。因伴递互义也。

    ▲言二者遮那一佛为主等者。前望多佛互作主伴。显重重义。此望一佛一往作主。明重重义。如前释处中二义。一总将七递为能遍。二别将一递为能遍也。

    ▲言如长空等者。此释主移伴亦移也。如西川内月在其中火星在西一丈许地。木星在东一丈许地。向东川内。星月相望。亦同其上。非谓月与木星相近与火星远也。问此递言移上。言不赴树王岂不相违。答彼约起而不起。此约不移而移。文虽有异。理归一途。又问。为但移人界耶。答人界俱移。钞文甚显。学者自观。

    ▲言如是主佛至东一佛剎尘数界外至正当本金色世界处者。此是第十佛剎尘数主佛主界当第一金色世界。非谓第十主佛主界但当一佛剎尘数界内第十界已。请思请思。问曰主佛至彼金色世界。本娑婆界。为有主佛。为复无耶。若有主佛。应成杂乱。财首伴菩萨亦在此界故。若无主佛。是则说主不遍一切。在彼金色处。本界处无故。答曰。此义亦难。幸希详审。但以为门不同。不应致难。何者。若约不移义。此界有主佛。财首伴菩萨无故。若约移义。此界有财首伴菩萨。劫无主佛。则无杂乱。移与不移。复不相碍。亦无不遍。是则前难一时都遣。

    ▲言如是主佛极於东方者。问曰主佛之东。为更有世界耶。更无世界耶。若云更有。何得言极。极者尽也。若云更无。是则世界有边。文殊不应从东而来。答曰。更有世界。若尔后难善遣。前难如何。答从此东方。凡有世界处。主佛必遍。所以言极。非谓世界有边。由此文殊。亦从东来。如尽众生之愿门。但是众生。但有佛性无非所化。非是众生有化尽时。

    ▲言终不见文殊师利从西向东来近主佛者。此遮常情定相之解。恐有疑云。主佛在此娑婆。金色在东。彼界文殊。从东向西。来近主佛。今移主佛极於东方。越过金色。彼界文殊。应从西向东。来近主佛。所以遮云。终不见文殊师利从西向东来近主。佛何以。故主若移。时伴亦移。故。

    ▲言亦不见文殊师利从佛前过向西近佛者。恐外疑云。虽不见文殊从西向东来近主佛。应是文殊从佛前过向东却回向西。来近主佛。故钞遮云。亦不见等。以表主移伴亦移故。如恐未晓。复举喻明。如一法师。市中作法。东门一僧。而来佐法。乃从东向西故。法师移至东门之外。是则东门一僧。必从西向东而来佐法。如或不然。应是东门一僧从师前过向东却向西方而佐其法。遮此常情二解。故钞云尔。

    ▲言如人以十钱布地等者。问前举十人为喻。今何重举。答彼约递至主伴。此约一往主伴。若尔星月之喻。已显一往故。答曰。星月喻中。未彰主佛周遍伴剎。故此重明。如人以十钱布地(标也)未是已布於地。

    ▲钱心为主钱缘为伴者。指配法合也。

    ▲第一钱当中者。对东西上押之钱名中。同本界不移之主伴对东西各移之主伴名中。

    ▲则以第二钱押第一钱上近东一缘之地者。此意云。复用第二钱。押第一钱上如何押耶。故释成云。渐近东展出一楞之地。喻第二重主伴各移近东一界。

    ▲则开元通宝等皆移近东一缘之地者。此显一移一切皆移也。

    ▲如是钱钱重重相押皆渐近东者。法合云。如是主伴重重相押。皆渐近东。是知东方。界界有主。界界有伴。无不周遍故。若至金色但有十个主佛者。主佛有不遍世界之失。何者。界有十佛剎微尘数故。彼若救云。一佛主佛剎尘数世界无不遍失者。应第一主佛移近东一佛剎尘数界外。第二佛剎微尘数界中。何故。钞云向东一界。复违邻次之义也。

    ▲更以十钱近西亦然者。合前主移近西也。余说云云。恐非正理。

    ▲言如第一会重重遍法界者。问普光忉利等处。亦说第一会法门不。若说。何以。经中但言菩提场说第一会。不言於余。若彼不说。何以遍。答有多解。一约佛德能。云遍法界。约根见闻。云菩提场。故下疏云。但随见闻。说有初成九会之别。二据称性圆融义。云遍法界。据不坏相行布义。云菩提场。三就广融义。於菩提场。全摄普光忉利等法界处尽故。由此但在菩提场。即是遍法界。经就能融。云菩提场故。经云。华藏世界所有尘。一一尘中见法界。一尘尚然况一处耶。四就普遍义。即菩提场。遍普光忉利等法界处也。既普光忉利等法界处中。皆有菩提场。是故但在菩提场。说第一会。亦无普遍。若尔第一会主。与余会主。为相见不。若许相见。应成杂乱。若不相见。何以知遍。答相即互亡不相见。相入双存许相见。虽许相见。有力无力异。亦无杂乱。若尔既云无力。应不名主。答但约相入门之无力。非关主伴门之无力也。若约主伴。皆成有力。各对当会伴菩萨故。今约相入。互成无力。主佛自望。更相入故。又解。或彼无力。即成其伴。同彼相即。二种玄门有同体故。是故准知。九会教主。若互相遍。分有无力。却成主伴。故无杂乱。余会余佛等。准此应释。

    ▲言故有三两身等者。将时处根。以显佛身。不全昭着。

    疏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像灿然者。肇公云。大像隐於无形。故不见以见之。大音匿於希声。故不闻以闻之。斯之谓矣。

    疏湛湛亡言者。上句直目无言理本也。下句即目言之事末也。教海。佛音本质教也。波澜。根闻影像教也。或分教义而有异故。又解。上言湛者。遣言也。复云湛者。遣无言也。恐未兼亡。故致亡言。以遣能所遣之迹也。意全当句即绝也。教海者。即上亡言理本也。波澜即目言之事末也。若尔。何云教海耶。答言音实相即法轮故。第十教体海印炳现故。

    钞夫大像无形等者。语借老子。意目一真法界。或比类而言。以劣况胜也。道体浅近。尚无形言。真法深玄。岂有名相。希字结上无声。微字结上无形。绝朕双结上二。言心绝动摇(离相)言亡戏论(离言)故。大般若经那伽室利分。龙吉祥云。我欲入城为有情故。巡行乞食。妙吉祥云。随如意往。然於行时。勿得举足。勿得下足。勿屈。勿申。勿起於心。勿戏论。勿生路想城邑聚落想大小男女想想等。所以者何。菩提远离诸所有想。无高无下。无卷无舒。心绝动摇。言亡戏论。无有数量。是也。

    ▲自入真赴(证圣)何用广陈。言(教)相(义)翻欲扰人。(不顺本法名翻引生倒解名扰)此难近蹑说仪周普远通四段之中。皆有相故。言无说(无言)无示(无相)或无能说言。无所示义。或无对初根说。无对久根示。或无声说。无名句示。

    ▲言无中无有二等者。此意。於无相理中。无内外人法等一切二也。

    ▲言无二亦复无者。为遣有二之相。假借无二之迹。於无相理中。何有无二。所以云无二亦复无。

    ▲言诸法无二无不二者。无二空也。无不二空空也。

    ▲言谓若有有可有等者。此意云。真如理中。若有一种有相堪可定相实有。则许对彼乃有一种无相堪可定相实无。何所以耶有。无相待故。已上反释。自下顺释。今无彼有相堪可实有。验知亦无此无相堪可实无故。

    ▲言若无所得当句即绝者。谓空空二字。分能所遣。迹终不尽。今言绝迹。性本自空。更不待遣。方符至理。若尔上云空空。应无益用。有能所遣。如鸟履沙故。若许无用。何须言之。今谓通云。众生悟法。难便造玄。先须由渐。故资遣拂。如彼真空绝相观。三句九门。拣情显解。方云泯绝无寄令契真空。法多如是。学者准知。

    ▲言谓依晴空等者。喻依情空炳现星像。法依义天。朗现法门。疏据影显。云义天之星像灿然。

    ▲言若碍於言等者。良以无言有二。一者碍。二者不碍。如次可知。

    ▲言若碍於言身子被呵等者。乃净名中卷。舍利弗言。天止此室。其已乃知。答我止此室。如耆年解脱。舍利弗言。天止此久耶。天曰耆年解脱。亦如何久。舍利弗默然不答。天曰。如何耆年大智而默。答解脱者。无所言说故。吾於是。不知所以云。天曰。言说文字皆解脱相。所以者何。解脱不内不外。不在两间。文字亦不内不外。不在两间。是故。舍利弗。无离文字说解脱也。所以者何。一切诸法皆解脱相。即其义也。

    ▲言不碍於言文殊攸赞者。此亦净名入不二法门品意。谓先三十二菩萨。各说入不二法门。以言显理。犹滞於言。次文殊云。如我意者。於一切法。无言无说。无示无识。离诸问答。是为不二法门。上三十二皆有言也。后维摩诘默然无言。显不二理。此则无言也。是故文殊赞净名曰。善哉善哉。乃至无有文字语言。是为真入不二法门。故云不碍於言文殊攸赞。斯之谓也。问曰净名默住。以显绝言顿理。何云不碍言耶。答曰。但绝生灭虚妄言说。不碍真门如义言说。问曰。如义言说。为理为事。若云事者。违自真门。事相本尽故。若云理者。复违此假。理本不碍事末故。今谓通云。文虽用彼。义乃稍别。是则用净名之文。成华严之义。妙之至也。

    ▲言况文字性离即言亡言者。上句标。下句释。即言释上文字。亡言释上性离。或此意云。况文字真性。俱离彼即言亡言之两迹也。言流八音者。或体业具为后属依呼。八转之声也。或最好易了调和柔耎不误不女尊慧深远之八音也。

    ▲言至趣(无言无相理本也)非远(不碍言相事来也)心行得之(滞迹心行取之也)则甚深。(叵穷边际也)上句纵。下句夺也。

    ▲言像(有言有相事末也)非近(不碍无言无相理本也)灵怀体之(无漏真智证之也)而目击。(烂然可观也)上句纵下句夺也。肇公云。道远乎哉。触事而真。圣远乎体之则神。即其义也。上云言像者。出周易故。易云。言者所以明象。得象而忘言。象者所以存意。得意而忘象。是故存言者。非得象者也。存象者。非得意者也。象生於意。而存象焉。则所存者。乃非其象也。言生於象。而存言焉。则所存者。乃非其言也。然则亡象者。乃得意者也。亡言者。乃得象者也。今借此语用也。

    ▲言绝之理(无言)而非绝(不碍言也)繁兴之籍(言也)而非兴(不碍无言也)。

    ▲言融常心言无所遣矣者。表即妄同真也。下疏云。即凡心而见佛心。融常心也。下经云。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。融常言也。不有此语。恐谓唯佛心言与理无碍也。

    疏若乃千门潜注等。若乃二字。引句之词。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等者。此经所诠。无障碍法界。具无边异义但。以前之四根未堪具受。故我世尊随彼根宜。於无障碍法界中。分四谛等义。以为小乘等教。随彼偏根所执。偏义是无。就彼法体所断。通义是有。仍属此经无障碍法界。故此云尔。问曰。本末之义云何。曲三种。一云小乘云末大。乘云本故。法华经云。除先修习学小乘者。又云。我此九部法。(小乘法也)随顺众生说。入大乘为本。是也。二云。三乘为末。一乘为本故。法华云。於佛一乘。分别说三。是也。三云。前四偏教云末。第五圆教为本。故钞云。华严为诸教之本源矣。又下钞云。前四因中即有。至果皆无等。是也。前之二本。余教容有。后之一本。独我华严。

    钞如海潜等者。此借出现品喻义证教也。

    ▲言九流等者。正理云。汉艺文志云。一儒流。(述唐虞之故宗仲尼之道)二道流。(陈尧舜揖让之德明南面为政之卫)三阴阳流。(顺天历象敬授民时)四法流。(明赏敕法助来制也)五名流。(正名列位言顺事成)六墨流。(清庙净祀养老惠施)七纵横流。(受命使手专对权事)八杂流。(和大国体事无不贯)九农流。(劝励耕桑备陈食货)出释氏六帖。

    ▲言第五经等者。隋译经也。秦译当第六。

    ▲言始见我身者。即指圆根菩萨。初始於菩提树下。见我十身无碍毗卢佛身。

    ▲言闻我所说者。即前圆根菩萨。闻我毗卢所说华严经。即皆信受者。无一圆根不信受也。若尔何以鹿苑转四谛轮也。故经云。除先修习学小乘者。此意。但除却先来修习学小乘人不堪闻此根本法轮。外所有圆根众生。尽皆信受。是知。将根准教。既有小根。必有小教。故钞云所说也。我今灵山会上。亦令前来小乘之人得闻是法华经。悟入根本华严佛慧也。所谓初入佛慧。既是华严。复入佛慧。理有何疑。初成之说非法华故。

    疏智周鉴而常静者。故肇公云。夫圣人虚心冥照。理无不该。怀六合於胸中。灵鉴有余。镜万有於方寸。其神常虚。即斯义也。

    钞昔人云等者。所遮异释也。昔人将四不义所显一理为体大。以微细帝网二玄为相大。以神通自在相即广狭十世隐显等玄门为用大。问曰。何以偏将二种玄门为相大。自余玄门为用大耶。答曰。二种玄门约本具义。自余玄门约新现义。故此云尔。理实互通。问此师既许事事无碍。宁不许事理无碍也。答许事理无碍。何为所遮异释也。今谓通云。非彼不许。但文中不说。为所遮故。

    ▲钞显德相等者。问曰。此言德相为相大。与十所因中德相之门。同异云何。答有二解。一云此即是彼如将十玄。就本具义。属德相门。即是相大。就应根义。属业用门。即属用大。故前钞云。二约事事无碍。十玄之相。本自具足。即是别教之意。彼言本自具足。即德相门也。又云。此言德相非德相门。勿谓名同不分义异。如佛证穷为德相门。岂佛证穷。唯证相大耶。由此知非。复举一喻。以显深旨。如世一剑。先在匣中。本具体相用三。(同德相文中本具三大也)对贼便用。(如临根业用门)体相用三亦无所阙。(三大无阙)更宜思审。

    ▲言即能证能观者。止为能证。观(去)为能观。(平)或地上止观为能证。地前止观为能观。或果中止观为能证。因中若观。皆通事理也。故下疏云。定慧虽多。不出二种。一事。二理。制之一处。无事不办。事定门也。能观心性契理不动。理定门也。明达法相。事观也。善了无生。理观也。诸经论中。或单说事定。或但明理定。二观亦然。或敌体事理。止观相对。或以事观对於理定。如起信云。止一切相。乃至心不可得为止。而观因缘生灭为观。或以理观对於事定。下经云。一心不动入诸禅。了境无生名般若。是也。或俱通二。如下云。禅定持心常一缘。智慧了境同三昧。是也。或二俱泯。非定非散。或即观之定但名为定。如观心性名上定。是也。或即定之观但名为观。如以无分别智观名般若。是也。或说双运。谓即寂之照是也。配释此文。学者可知。问曰。上明止观。从境彰名。云事云理。若论止观自体。事理何收一云。或止为理观为事。或观为理止为事。何以止观不双取事理耶。答文违大段事理无碍故。或止观皆是始觉为体。故下钞云。皆生止观。科约三大。云事理无碍。

    ▲言权实无碍等者。谓达事止观名权。照理止观名实。此亦约当句。明无碍也。

    ▲言若别对三大等者。此则将第四句能观止观之心。对上三句所观体用之境。如对初句云。冥真体。(理也体也境也)生第四句常静。(止心也)万化之域。(事也用也境也)生第四句周鉴。(观心也)对第二句显德相。(事也用也境也)生第四句周鉴。(观心也)重玄之门。(理也体也境也)生第四句常静。(止心也)对第三句用繁兴。(事也用也境也)生第四句周鉴。(观心也)以恒如。(理也体也境也)生第四句常静。(止心也)故钞云。各具体用。皆生止观。今言观者。乃是缘事之观。止者即是缘理之止。全同起信。云云。

    ▲言若作三观释等者。能观之心。分成三观。所观之境。开为三谛。对空观。开真谛。属体大。对假观。开俗谛。属用大。对中观。开义谛。属相大。问曰。三谛之中。义谛为二谛之所依。三大之中。体大为二大之所依。义理相顺。何故体大为真谛空观所缘。相大为义谛中观所缘耶。今谓通云。此言三谛。非取义谛。但取真俗及中道谛。但体大唯理法界。作真谛。生空观。用大多事法界。作俗谛。生假观。相大通四法界。作中道谛。生中道观。三大通所依。方是第一义谛。一心本法也。或云三大是用。义谛是体。二大与体别论。属真俗二谛。相大与体大合论。属第一义谛。更希刊定。问其中道谛。为俗事耶。为真理耶。答幻有中道即事。真空中道即理。俱融中道双通事理。问行相云何。答有五重故。问何者是耶。一幻有中道。二真空中道。三真空成幻有中道。四幻有成真空中道。五俱融中道。贵令易晓。列图显示。

    ▲言三止三观融为一心等者。问一心之中。分止观谛。九法历然。行相云何。答如依一镜鉴现好丑中三影。影喻三谛。其理昭然。现好影之明。如空观。现好影之净。如体真止。现丑影之明。如假观。现丑影之净。如随缘止。现中影之明。如中道观。现中影之净。如离边止。三影三明三净。约义条别。究体唯是一镜。将喻对法。学者详悉。

    疏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者。上句标宽。下句释狭。

    钞真谓理也。(唯性非相)佛也。(唯净非染通性通相)涅盘也。(唯净非染通性通相)妄谓惑也。(唯染非净通性通相)生也。(唯染非净通性通相)生死也。(唯染非净通性通相)。

    ▲言真该妄末者。真理即事门也。

    ▲言妄彻真源者。事法即理门也。

    ▲言谓无有不湿之波等者。上句妄彻真也下句真彻妄也。

    ▲言如来不断性恶者。小教有二义。一佛前十五界。是有漏起他恶法故。生无比之贪。引央掘之嗔。二云示现。爱语罗睺。叱呵调达故。始教示二义。一云真如。昔日与恶而为实性。今至果位。恶法虽断。恶性常存故。二云示现同前小教。终教亦有二义。一云。昔日真如随缘以作说法。今至果位。无明既断。恶相虽无。随缘真性仍存故。如依静水。随风成波。风停波息。成波三性恒存故。如龙树论独力随相非所断故。二云。恶具二义。一不坏相异真义。(当缘生相有也)二称性即真义。(当无性体空义)今据后义。故云不断。顿教云。恶相本尽。更不待断。恶性本现。非所断故。圆教云。称性之恶。如镜中火。现而常虚。非所断故。虽通五教。正取能同终教事理无碍。故下钞云。如来不恶性者。善恶同以心性为性。若断性恶。则断心性。性不可断。亦犹阐提不断性善。又龙树云。如斩眠士夫岂悟士夫不伤等。若尔何故涅盘经说如来无不善佛性。答曰。彼据以理从事即无。此据摄事从理不断。又彼约现在为名。此据过去立号。故彼此文不相违背。

    ▲言又佛心中有众生等者。如和尚镜中弟子是也。

    ▲言今约不坏相者。一约不坏行布相。行布门中。众生可具其佛。(如矿具金如璞具玉)佛不可具其众生。(如熟金而非矿。如净玉而非璞。)二约不坏行布教相。闻凡即佛。於凡有益。(引生趣求)佛即是凡。令人妄解。(引生倒解)由此但云即凡心而见佛心。

    ▲言不离一心故者。(十所因中唯心所现故。出起信论。)。

    ▲言妄揽真成无别妄故者。(依理成事门。出起信论胜鬘经。)。

    ▲言真随妄显无别真故者。(事能显理门)真妄名异无二体故。(真理即事门。事法即理门。)真外有妄理不遍故。(返释理遍於事门)妄外有真事无依故。(返释事遍於理门)然或说妄空真有。(唯识论涅盘经)或说妄有真空(三论二谛义)俱空(随俗说二谛通华严经也)俱有(唯识华严)双非(触物皆中遮义也)两是。(真妄通二谛。或触物皆中表义也)。

    ▲言净分同真(无漏依他同圆成性)染分为妄。(有漏依他)言净分之事妄未尽故者。无漏依他缘生幻有故。金刚经云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又下钞云。谓如真如现依他时。设有净分。亦名为染。如镜现像不简净秽皆非镜体。故唯能现得名为净。所现皆染。即其义也。

    ▲言净分圆成皆有者。净分即依他摩诃般若也。圆成即解脱法身也。

    ▲言若随俗说二谛则真妄俱空者。(三谛中料拣也或三谛意或终圆义)妄法无性故空。真法无相故空。或真妄相待。方有真妄名生。如彼长短。故名俱空。或依手巾体幻作兔儿相。(体如真相如妄)若随愚夫说作兔儿体相俱空。(若随俗说二谛。则真妄俱空)。

    ▲言若约真妄通二谛则真妄俱通空有者。一云。在俗谛。真妄俱有幻有实有故。在真谛。真妄俱空性空相空故。二云。在俗谛真妄俱空。(即前随俗说二谛。则真妄俱空)在真谛真妄俱有。(故下钞云。真妄皆真。则本末一味。居然交彻)。

    ▲言约宗以明唯识等宗不得交彻者。问三论涅盘皆说交彻。何云不得。答一云内等。不等涅盘及与三论。何以得知。等字在上。宗字在下故。一云亦等於彼。彼论彼经。虽说交彻。非正所宗。今我华严。正以无障碍法界为宗。故钞云尔。

    ▲言情有即是理无者。问理无之义。遍圆二性。为属何性。若属圆成。何云遍计。有二义。一者情有。二者理无。若属遍计。何云情有即理无。妄彻真耶。答义有两途。若与情有非一义。属圆成性。若与情有非异义。属遍计性。今约初义。故钞云。真又解属遍计性。遍计性中通真妄故。不同始教唯是妄故。依他之中。无性之义。准此应释。

    ▲言此经云有净说生死等者。上半假立。谓待前流转生死。立涅盘。烦恼名诤。触动善品。损害自他。故名为诤。此有漏法。诤随增故。名为有诤。有彼诤故。生死者。有漏为体。无彼烦恼。故称涅盘。下半双非。谓生死涅盘俱因烦恼。假立其名。何有真实。又二互相待故俱空。二互相夺故皆寂。上二句俱有交彻。二二句俱空交彻。或望能夺义。俱有交彻。望所夺义。俱空交彻也。

    ▲言故影公云等者。即是中论序也。此一段文。准下钞释。而有四对。

    ▲言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者。此是初对定有无所在。我约真谛上说空。是无性空。不同无物空也。我就俗谛明有。此是缘有。非空性之有也。二真故无有。则虽无而有。俗故无无。则虽有而无。一对彰有无体相。是不坏有之无。不碍无之有。故成中道。三虽有而无。则不累於有。虽无而有。则不滞於无。一对彰有无之德。若是定性之有。此有则唯是有。不得即无。若是定性之无。此无即唯是无。不得即有。今二互相即。故不徧滞。

    ▲钞云乃至者。具足应云。不滞於无。则断灭见息。不存於有。则常着永消。俱不俱等。何由而有。诸边都寂。故云皆离。此彰有无离过。滞空则断。累有则常。既不滞不累。故无断常。又释初对双离有无故。云无有无无。此成空观。第二对不坏有无故。云虽有而无虽无而有。此成假观。第三对明二谛相即故。不偏滞於有无故。不为有边所动无边所寂。成中道观。肇公亦云。涉有未始迷虚。故常处有而不染。此不累於有也。不厌有而观虚。故恒观虚而不证。此不滞於无也。第四离过准前。又释初对中。初对是真空义。下句是妙有义。第二对亦有亦无义。第三对非有非无义。第四对离过则成具德四句也。又初对双离二过。一离有。二离无。第二对离非有非无。第三对离亦有亦无。第四对总明离过。故起信云。真如。非有相。非无相。非非有相。非非无相。非有无俱相。即其义也。

    ▲言真妄皆真等者。问妄法皈真。其义可尔。云何真法亦皈真耶。答上言真妄。法体也。下言皆真。真谛也。又上言真。对妄之真。下言真。绝妄之真。又上约分相门。收妄之真故。

    疏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者。上标。下释也。依本觉理智。(释理修也)求始觉事智。(释事修也)。

    钞亦由惑者。执禅则依智性。乃至云。并为偏执者。义当四病也。故大方广圆觉经说。众生修行当离四病。一者作病。但作有为事行。未识真如本心。尚不得生佛家。岂得冥合圆觉。故说为病。(义当执法者也)二者任病。生死既空。何劳除断。涅盘本寂。何假欣修。一切放纵身心。更不念其罪福。泯绝无寄。故成其病。差乎近代。多落此科。诵禅歌。毁於法筵。虚寻名相。说理性。非於塔寺。狂认福田。妄立宗途。悞惑含识。断除佛种。良足悲哉。凡佛真子。当须屏远。殊不知。蓝墉适补比丘寿增。寺础将移。天人目动。况复触事陟理。绝空色观空。不癈众缘。真宴坐矣。如维摩经菩萨行品。佛告众香世界诸菩萨等。菩萨行者。於远离不以为贵。不着己乐癈於彼乐。在诸禅定。如地狱想等。斯则菩萨於禅。实有所证。佛尚诫令不着。况未有所入。得妄着耶。且沙门敛念。诚为通规。其谁不然。妄自矜衒。兼投药失所。所损非细。故智度论九十六说。弥勒菩萨知须菩提乐说空义。故教诫云。不应新学菩萨前说。何以故。若有少福德善根者。闻毕竟空法。即便着空。遂作是念。若一切法空无所有者。我为作何福德。则应失前业等。如是经论。如来劝令离病。弥勒诫物谈空。但有信心。不可警慎。三止病。真心绝念。动念即乖。若止妄念。不生真性自然显现。斯由不知妄念即真。贪嗔本道。而於妄外求真。何异除波觅水。故成其病。四者灭病。道由惑覆。惑尽道彰。故欲断惑求真。令得身心永寂。夫菩萨用心。利他为本。今欲避[言*寅]取寂。诚非大士。况乎不释动以求静。不怖惑而度生。真觉士也。今欲离障求寂。尚杂二乘狭见。岂能冥通圆觉。故说为病。(此之三病义。当执禅者也)如是四行。互闻即成非。齐运则无过。若能常作常止常任常灭。易脱相资。无非有益。亦犹四大造色。递发有损。并力成功。今此事理双修。依本智而求佛智。并除前病。所谓执禅则多落止任灭之三病。执法则唯堕作之一病故此双行为真修矣。又下疏云。然今法学之者。多弃内而外求。习禅之者。好亡缘而内照。并为偏执。俱滞两边。又云。勉旃求悟。不得徒自劳形。(此遮执法者也)努力修行。不得拨无因果。(此遮执禅者也)。

    ▲言无所求中吾故求之者。暗引方等经乞士之语。上句释依本智。下句释求佛智也。故方等经中说。佛为雷音。说於昔因缘已。又云。过去有佛。名栴檀华。彼佛去世甚久。我於彼时。如汝无异。彼有菩萨。名曰上首。作一乞士。入城乞食。时有比丘。名曰恒伽。谓乞士曰。汝从何来。答曰。我从真实中来。又问。何谓真实。答曰。寂灭相故。名为真实。又问。寂灭相中。有所求无所求耶。答无所求。又问。无所求者。何用求耶。答无所求中吾故求之等。乃至云。恒伽闻已。卖身供养。下疏释云。性相双鉴。终日求而无所求也。

    疏理随事变等者。一云一者理也。多者事也。或一与多皆目事也。

    疏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者。历然行布不坏相也。相作圆融坏相也。终日不坏而坏。坏而不坏。名不思议。非谓体癈相存也。若谓能即体癈相存者。体据即义癈。不即义存。即与不即。二互无碍。存泯莫拘。是不思议。相约即义尚存。不即极存。但一向存。应非无碍。是可思议。学者更审。

    钞一同时具足相应门等者。然此十门。具於五对。一总别对。初门是总。余九为别。二法喻对。第七是喻。余九为法。三假实对。第九是假。余九为实。四全分对。三四是全。六八为分。五增微对。广显主增。狭隐伴微。不唯五对无碍。实乃举一全收。

    ▲言能以众生身作自身等者。问此言众生。为取我等妄染众生耶。为众示现变众生耶。答一云。但取变化众生。若取我等妄染众生。应无所化。俱作能化十身故。又违此钞云则於此身现如是形。复违下钞众生身等。摄皈三身中化身故。二云。但取我等妄染众生。何知。论三分中是染分故。三世间中众生世间故。若尔前难何通。答常作能化。不碍为所化故。就能悟门。取众生身作自菩萨身为能化。就迷门取众生不作菩萨身为所化。

   &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