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七略別錄佚文徵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辑略

    孝武皇帝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,百年之间,书积如丘山,故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,(此句如注,《御览》有。)内则有延阁广内祕室(室字,《选》注作“书”。)之府。(《艺文志》如淳注、《文选·爲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》注、《御览》八十八。)

    雠校,一人读书,校其上下,得缪误爲校。一人持本,一人读书,(《御览》作“析”。)若怨家相对,故曰雠也。(此句《御览》有。)(《风俗通义》、《文选·魏都赋》注、《御览》六百十八。)

    杀青者,直治青竹作简书之耳。(《文选·重答刘秣陵沼书》注、《御览》六百十八。)新竹有汁,善朽蠹,凡作简者,皆于火上炙乾之。(《北堂书钞》一百四。)

    六蓺略

    《服氏》二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服氏,齐人,号服光。(《艺文志》师古注。)

    《古五子》十八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所校雠中《易传》、《古五子书》,除复重定箸十八篇,分六十四卦箸之日辰自甲子至于壬子,凡五子,故号曰五子。(《初学记》二十一。)

    《淮南道训》十二篇。(《艺文志》本作二篇,从《记》、《览》正。)所校雠中《易传》、《淮南九师道训》,除复重定箸十二篇,淮南王聘善爲《易》者九人,从之采获,故书中署曰《淮南九师书》。(《初学记》二十一、《御览》六百九。)

    《神输五篇图》一。(《艺文志》。)神输者,王道失则灾害生,得则四海输之祥瑞。(《艺文志》师古注。)

    《孟氏京房》十一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京房《易説》云:月与星至阴也。有形无光,日照之乃有光,喻如镜照日,即有影见,月初光见西方,望已后光见东,皆日所照也。(《御览》四。)

    《京氏段嘉》十二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嘉即京房所从受《易》者也。(《艺文志》师古注。)

    《易》家有救氏之法。(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·索隐》。)

    右《易》家。

    《尚书》五十八篇。(《书·尧典》正义。)古文或误以见爲典,以陶爲阴,如此类多。(《御览》六百十八。)《尚书》有《青丝编目录》。(《文选·爲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》注。)

    经二十九卷。(《艺文志》。)武帝末,民有得《泰誓》书于壁内,献之,与博士使读。(《选》注作讚。)説之数月,皆起传以敎人。(《尚书序》正义、《文选·移书让太常博士》注。)

    《尚书》,直言也。始欧阳氏先名之,大夏侯、小夏侯复立于学官,三家之学于今传之。(《御览》六百九。)

    《周书》七十一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周时诰誓号令也,盖孔子所论百篇之馀也。(《艺文志》师古注。)

    右《书》家。

    经七十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刘敞曰:七十当作十七。)《士冠礼》第一,《士昏礼》第二,《士相见礼》第三,《乡饮酒礼》第四,《乡射礼》第五,《燕礼》第六,《大射》第七,《聘礼》第八,《公食大夫礼》第九,《觐礼》第十,《丧服》第十一,《士丧礼》第十二,《士丧礼》下篇(二戴及郑称《既夕》。)第十三,《士虞礼》第十四,(《特牲馈食礼》第十五,今注疏本脱。)《少牢馈食礼》第十六,《少牢》下篇(二戴及郑称《有司彻》。)第十七。(《仪礼》郑目录,此即郑所依用篇第,与二戴不同。)

    《记》百三十一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检得一百三十篇。(《隋·经籍志》引刘向。)

    《王度记》,似齐宣王时淳于髡等所説也。(《礼记·杂记》正义。)

    《明堂阴阳》三十三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路寝在北堂之西,社稷宗庙在路寝之西,左明堂辟雝,右宗庙社稷。(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疏。)

    《礼记》四十九篇,《乐记》第十九,(《礼记·乐记》正义引《别录》而説之曰:《乐记》十一篇,入《礼记》,在刘向前矣。案《艺文志》不载四十九篇,而《别录》有之,《乐记》今亦十九,则篇第亦同郑本也。《经典释文·序录》曰:汉刘向《别录》有四十九篇,其篇次与今《礼记》同名,爲他家书拾撰所取,不可谓之《小戴礼》。案此则疑今之《礼记》,《别录》又名他家书也。)《曲礼》上、《曲礼》下、《王制》、《礼器》、《少仪》、《深衣》属制度。《檀弓》上、《檀弓》下、《礼运》、《玉藻》、《大传》、《学记》、《经解》、《哀公问》、《仲尼燕居》、《孔子閒居》、《坊记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表记》、《缁衣》、《儒行》、《大学》属通论。《月令》、《明堂位》属《明堂阴阳记》。《文王世子》属世子法。《内则》属子法。《曾子问》、《丧服小记》、《杂记》上、《杂记》下、《丧大记》、《奔丧》、《问丧》、《服问》、《阆传》、《三年问》、《丧服四制》属丧服。《郊特牲》、《祭法》、《祭义》、《祭统》属祭祀。《投壶》、《乡饮酒义》、《射义》属吉礼。《冠义》、《昏义》、《燕义》、《聘义》属吉事。《乐记》属乐记。(《礼记正义》引郑目录。案《丧服四制》一篇,《释文》引郑云:《别录》属丧礼;《正义》引郑云:此于《别录》旧説属丧服;而孔发明郑义,则云案《别录》无《丧服四制》之文,唯旧説称此丧服之篇属丧服,三説互异。将《隋志》所谓《记》百三十一篇,刘向检得一百三十读者,亦即阙《丧服四制》一篇欤?此亦舆《酒诰》俄空,并当存疑者也。)

    《王制》,文帝所造书,有《本制》、《兵制》、《服制》篇。(《史记·文帝纪·索隐》。)

    《乐记》盖十一篇,合爲一篇,谓有《乐本》,有《乐论》,有《乐施》,有《乐言》,有《乐礼》,有《乐情》,有《乐化》,有《乐象》,有《宾牟贾》,有《师乙》,有《魏文侯》。(《礼记·乐记》正义引郑目录。)

    《王史氏》二十一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六国时人也。(《艺文志》师古注。)

    《曲台后仓》九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宣皇帝时行射礼,博士后仓爲之辞,至今记之,曰《曲台记》。(《文选·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》注。)

    右《礼》家。

    《乐记》二十三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十一篇馀,次《奏乐》第十二,《乐器》第十三,《乐作》第十四,《意始》第十五,《乐穆》第十六,《説律》第十七,《季札》第十八,《乐道》第十九,《乐义》第二十,《昭本》第二十一,《招颂》第二十二,《窦公》第二十三。(《礼记·乐记》正义。)

    《雅歌诗》四篇。(《艺文志》、《隋·音乐志》述梁沉约奏引《别录》作《乐歌诗》四篇。)

    《雅琴赵氏》七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雅琴之意,事出龙德诸琴杂事中。赵氏者,勃海人,赵定也。宣帝时,元康、神爵间,丞相奏能鼓琴者,勃海赵定、梁国龙德皆召入温室,使鼓琴,时闲燕爲散操,多爲之涕泣者。(《艺文类聚》四十四、《御览》五百七十九。)

    《雅琴师氏》八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师氏雅琴者,名忠。(案《志》作中。)东海下邳人,言师旷后,至今邳俗,犹多好琴也。(《北堂书钞》一百九。)

    《雅琴龙氏》九十九篇。(《艺文志》、《隋·音乐志》述梁沉约奏引《别录》作《龙氏雅琴》百六篇。)亦魏相所奏也,与赵定俱召见待诏,后拜爲侍郎。(《艺文志》师古注。案《志》言名德,而《王褒传》则作龚德,或龙氏假借作龚欤?)

    雅琴,琴之言禁也,雅之言正也,君子守正以自禁也。(《文选·长门赋》注。)君子因雅琴之适,故从容以致思焉。其道闭塞悲愁,而作者名其曲曰操,言遇灾害不失其操也。(《后汉书·曹褒传》注。)雅畼第十七曰琴道,曰尧畼,逸又曰尧,则兼善天下无不通畼,故谓之畼。又曰微子操,微子伤殷之将亡,终不可奈何,见鸿鹄高飞,援琴作操。(《文选·琴赋》注。案《选》注屡引《琴道》,盖其书舆《琴操》相类,而作于西汉,故《七略》得引之。)

    庄春言琴。(《文选·洞箫赋》注。案《洞箫赋》言师襄严春,则其人在子渊前,非与赵定、龙德同时者,《七略》盖述古人也。)

    右《乐》家。

    《左氏传》三十卷。(《艺文志》。)左丘明授曾申,申授吴起,起授其子期,期授楚人铎椒,铎椒作《钞撮》八卷授虞卿,虞卿作《钞撮》九卷授荀卿,荀卿授张苍。(《春秋序》正义。)

    冯商所续《太史公》七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商字子高,(《艺文志》韦昭注。)商,阳陵人,治《易》,事五鹿充宗,后事刘向,能属文,博通强记。(此句,《张汤传》注有。)后与孟柳俱待诏,颇序列传,未卒,病死。(《艺文志》师古注、《张汤传》师古注。)

    右《春秋》家。

    《鲁论语》二十篇,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。(《论语敍》引刘向,盖《别录》文也。)

    《孔子三朝》七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孔子见鲁哀公问政,比三朝,退而爲此记,故曰《三朝》,凡七篇,并入《大戴礼》。(《史记·五帝纪·索隐》,又《蜀志·秦宓传》注、《艺文类聚》五十五并引此,皆不如《索隐》之详。)

    右《论语》家。

    《孝经古孔氏》一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古文字也。《庶人章》分爲二也。《曾子敢问章》爲三,又多一章,凡二十二章。(《艺文志》师古注。)

    《孝经》一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比量二本,除其烦惑,以十八章爲定,而不列名。(《孝经·开宗明义章》疏引,刘向不列名者,即谓不列“开宗明义”等名也。)

    右《孝经》家。

    《诗》以言情,情者,性之符也。《书》以决断,断者,义之证也。(《御览》六百九。案《艺文志·六艺略》末有以五学拟五常之文,此当是其异説。性之符也,性字疑本作信,音近致僞也。)

    《礼》家先鲁有桓生,説经颇异《论语》家,近琅邪王卿不审名,及胶东庸生皆以敎。(《文选·移书让太常博士》注。案《汉书·儒林传》,鲁徐生善爲颂,传子至孙延襄,延及徐氏弟子公户满意、桓生单次皆爲礼官大夫,即此桓生,《移博士书》所谓桓公也。《王吉传》,玻邪皋虞人也。《艺文志》,传《齐论》者王吉。又《鲁论》有《王骏説》二十篇,王吉子皆非此王卿,卿不审名,盖吉、骏之族也。胶东庸生,《艺文志》言其传《齐论》,《儒林传》又言其传《古文尚书》,凡此三人皆不审名者也。)

    (右二条,一则通论《诗》、《书》,一则通论经师,而亡其名者,寻《艺文志》每略之末,皆有《序论》,不知本在略末,抑爲《辑略》之文,而班氏取以置此耶?今既无以质言,故仍依班《志》,取通论之文,归于略末云尔。)

    诸子略

    《晏子》八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《晏子春秋》七篇。(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引《七略》如此。案今《晏子春秋》,前有刘向《敍录》,亦言八篇,而此言七篇者,盖《敍录》本言,又有复重,文辞颇异,不敢遗失,复列以爲一篇。然则去其复重一篇,即七篇矣。初非向、歆父子之异也。)《晏子春秋》称古冶子曰,吾尝济于河,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,当是时也,从而杀之,视之乃鼋也。(《水经注》四引刘向敍《晏子春秋》,今《敍录》无此文,故录之。凡《敍录》具在,而他书或摘其一二语者,今皆不录。)

    《孙卿子》三十三篇。名况,赵人,爲齐稷下祭酒。(《艺文志》。)稷爲齐城门名,谈説之士,期会于稷门下,故曰稷下也。(《水经注》二十六,《史记·田完世家·集解》无末句。)

    《徐子》四十二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徐子,外黄人也。外黄时属宋。(《史记·魏世家·集解》。)

    刘向所序六十七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臣向与黄门侍郎歆所校,《列女传》种类相从爲七篇,以箸祸福荣辱之効,是非得失之分,画之于屏风四堵。(《初学记》二十五、《御览》七百一。)

    子云家谍言,以甘露元年生也。(《文选·王文宪集序》注引《七略》。)杨雄卒,弟子侯芭负土作坟,号曰玄冢。(《文选·刘先生夫人墓志》注引《七略》。)杨雄经目有《玄首》、《玄衝》、《玄错》、《玄测》、《玄舒》。(《汉书·杨雄传》萧该音义引《别录》。案《蓺文志》儒家云,入杨雄一家三十八篇,则二刘本不录杨书,而据萧、李所引,则确有此文。龚畴曰:《太玄》自汉至国朝,爲之注解及音义之类者,非一家,皆止有十一篇,不知该所谓《别录》者,果何书也?则龚氏亦疑所引《别录》爲僞。余谓萧氏非作僞诬古者。盖《太玄》既未入录,逮子骏卒业,姑附其目于儒家之末,如《隋·经籍志》之附录亡书也。书既未见,得自耳闻,故目与本书有异,此之《别录》,萧氏引爲刘向,则不考之过,盖《别录》虽出子政,而子骏卒业,亦仍袭其称,今《山海经·敍录》可证矣。若是子政,则卒于成帝时,而《杨传》言草《玄》在哀帝时,丁傅、董贤用事之际,则子政不得知有《太玄》也。李引《七略》,盖亦附儒家末者,今并引录于此。又案《七略》奏上虽在汉世,逮及亡新,校书未已。《后汉书·苏竟传》,王莽时,刘歆等共典校书竟,《与刘龚书》亦云:走昔与国师公从事出入校定祕书,是也。然则《七略》既成,后稍增注,故得下逮雄卒矣。)

    右儒家。

    《伊尹》五十一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九主者,有法君、专君、授君、劳君、等君、寄君、破君、国君、三岁社君,凡九品,图画其形。(《史记·殷纪·集解》。案《艺文志》兵权谋家言,省《伊尹》、《太公》、《管子》、《孙卿》、《鶡冠》、《苏子》、《蒯通》、《陆贾》、《淮南王》二百五十九种,出《司马法》入礼。种当作篇,省者,谓刘《略》两入,而《志》省其一,出者谓刘《略》在此,而《志》移诸彼。故礼家言入《司马法》,而《诸子略》不言入《伊尹》、《太公》等书也。且刘《略》之入兵权谋者,盖《太公》亦祇《兵》八十五篇,而《谋》八十一篇,《言》七十一篇不与焉。《管子》亦祇《兵法》等篇,孙卿则《议兵篇》耳,非全袠皆入兵书也。不然,岂直二百五十九篇哉!刘奉世疑二百五十九,当作五百二十一,则疑非所疑矣。诸子之书,取其数篇以入兵书,正犹管子之《弟子职》在《孝经》家,孙卿《礼论》今取一章,而题以《三年问》,录入《礼记》耳,宁当汎写全书也。故今于《伊尹》、《太公》等书,并仍归道家,诚以刘《略》本然,非班生所窜改也。)

    《太公》二百三十七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师之尚之父之,故曰师尚父。(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正义。)太公金版玉匮,虽近世之文,然多善者。(《文选·王文宪集序》注。)

    《辛甲》二十九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辛甲,故殷之臣,事纣,盖七十五谏而不听,去至周。召公与语,贤之,告文王。文王亲自迎之,以爲公卿,封长子。长子,今上党所治县是也。(《史记·周纪·集解》。)

    《管子》八十六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案《史记·管晏列传·正义》引《七略》云:《管子》十八篇,在法家,似取其全书中十八篇别隶法家者。而《艺文志》无省出之文,《管子敍录》言道约言要,则入道家明甚。张守节言在法家者,盖误记唐时簿录以爲《七略》耳。案《隋志》,《管子》十九卷,在法家,则隋时合八十六篇爲十九卷,疑亦有合爲十八卷者。张氏既误以时俗簿录爲《七略》,因亦误卷爲篇,不足信也。或曰:《史记·申不害传·正义》两引阮孝緖《七略》,阮氏所纂本曰《七录》,而张皆称曰《七略》,则所谓《七略》、《管子》十八篇在法家者,盖阮氏之《七录》,非刘氏之《七略》也。)

    《文子》九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墨子书,有文子,子夏之弟子,问于墨子。(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·索隐》。)

    《庄子》五十二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宋之蒙人也。(《史记·老庄申韩列传·索隐》。)又作人姓名,使相与语,是寄辞于其人,故庄子有《寓言》篇。(《史记·老庄申韩列传·索隐》。)

    《田子》二十五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齐田骈好谈论,故齐人爲语曰,天口骈,天口者,言田骈子不可穷其口,若事天。(《文选·宣德皇后令》注。)

    《老莱子》十六篇。(《艺文志》。)老莱子,古之寿者。(《文选·天台山赋》注。)

    《鶡冠子》一篇。楚人,居深山,以鶡爲冠。(《艺文志》。案《御览》六百八十五引《七略》大同。《文选·辩命论》注引《七略》云:以褐冠,故曰鶡冠。窃疑鶡本褐之借字,穷居深山,衣褐,爲得之。)

    《周训》十四篇。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